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入道引雷劫,道成化天怒(第1/2頁)
章節報錯
“荀九千。”丁向右道。
丁向左接著解釋道:“他是司無命的師兄,兩人同在長生殿並稱左右護法。那年老殿主不知怎地,突然暴斃而死。隨後,荀九千與司無命為爭殿主之位鬥了個你死我活。那時的秦燁剛剛兵起雲州。數年前,在襄城西北突然發現了一處上古遺蹟。經查,內中枯骨正是荀九千。”
“哦?”林季微微一愣道:“可是白慈山?”
那時,他與悟難緊隨人後所闖入的墓穴遺址可不就在襄城西北?
“是!”丁向右道:“早在很久很久以前,襄州仍是三足而立。可那時鐘家尚未來此,與三聖洞、太一門鼎足相爭的正是長生殿。”
“長生殿原為聖皇起居之處,那群閹黨近水樓臺最先發覺聖皇失蹤後,率先發難,假傳旨意奪了好大一片靈山福地。其中一處,就是白慈山!”
丁向左接道:“其實,那白慈山原本真是墓穴,是為靈妃而建,只是尚未完工而已。其地甚為隱秘,只有負責監造的一眾閹黨才知詳細。聖皇失蹤後,大墓由此停工,由此被長生殿據為秘處。都說荀九千早被司無命所害,可隨著遺址洞開才發現,那傢伙竟是自封於此,想要借地靈之氣,修長生之道。”
“傳說,他與司無命兩人同時入道,又是幾乎同步道成,一人修歲月,一人悟長生。可笑的是,那修歲月的,熬不住歲月,徑直闖入我道陣宗。那悟長生的,得不了長生,被破了墓道靈光後,一直陷入半生半死之中。”
經他一說,林季立時想起墓中高臺上那具端坐在蒲團上的枯骨。
想必那人就是荀九千?
低頭看了眼手中枯葉又放了下:“這麼說來,此陣可要匯一州之力?!”
“不止於此!”丁向右毫不避諱道:“入道引雷劫,道成化天怒。如今,天選有子,乃是與天爭運。地運如龍,可承載那大秦基業千年,餘下三分仍可孕出無數絕資少年,若是爭了一絲天運又當如何?”
“表面看來,僅是天官有子,一己私事而已。可實則卻是我道門子弟與天相弈,搏一份莫大機緣!若成,天下有益;若失,襄州方圓,將成死地!”
“此陣更是非同小可,既關乎兩位夫人及天官血脈之安危,又涉襄州氣運,九離封天之存亡。若我道陣宗及天下修士坐視不理,任由兩位夫人道生自滅、天劫雷落,怕是九離大陣也要抵受不住!到那時……天官也知,一旦陣破,又是何等後果!”
“分做兩地,不若合同一處,也好集天之力,顧照周全。天官你看……”
說著,丁向右伸手指向桌面道:“此陣雖是建在襄城,可一旦大期將至,將會囊括南北、橫漫東西,數有七千八百里!僅是當下,也有千里之闊!這兩盞玉杯便是此時位於大陣中心的兩位夫人,外間落葉,正是此間修士萬千。這一片片嫩小初芽,是各門派來的道下弟子,這兩葉稍大些的是我兄弟兩人,這是魯小友,這是鍾莊主,這片甚為厚大的正是方道友……”
“餘外這些枯黃將碎的,正是其他旁門外道,有你方才所知的原長生殿左使荀九千,有大夜鬼王,有東渡佛影婆呵耶,此外還有幾道模糊蹤影敵友未分,始終徘徊在陣圖千里之外。”
林季微微一皺眉道:“可要一併除去?”
“這倒不必。”丁向右回道:“此間外道雖在襄州盤恆已久,卻也未曾行過什麼大惡之舉。恰是相反。還對一方民眾大有助益。比如那大夜鬼王,其之所修噬魂道,專門吞噬惡鬼冤魂。在他所轄百里之內人鬼兩安,惡徒勿敢。別說什麼惡鬼傷人了,就連雞鳴狗盜也避之不及。民風之良善九州罕有!”
“那婆呵耶原為阿賴耶識座前弟子,本來修的善惡雙身法,可不知怎地出了差頭。惡念破碎,僅餘善根。所行緣法又是信仰之力,正所謂惡者懼,善者信,一方民眾更是個個心存良德!加之他肉體魂念出不得古剎三里,俗被人稱三里佛。向來求有所達,願盡其成。其之所行,善若大焉!別說襄州境內,便是縱觀那佛宗萬千,怕也罕見其有!荀九千早坐化已,如今早是半生不死之態,就算他真有什麼惡念也施行不得。”
“餘外旁道大致如此,就算仍有二三懷有不測之心,可其個個修業有限,如今襄城內外道者雲集,些許小怪自是不足掛齒!天官倒是不必擔憂。”
“那就好!”林季點了點頭,拱手謝道:“有勞兩位了!”
丁氏兄弟趕忙回禮道:“份內應命,不敢託勞!”
林季蕩袖一擺,飛出院外。
……
天似墨染,月似彎鉤。
通往襄州大道上,正有一匹赤紅健馬奮疾揚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