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田地裡用了飯之後,休息片刻就會接著勞作。

人們的生活很簡單,秦人尚武,因此秦人的食物多數還有不少野味,秦人的主食也都以粟,麥,豆,黍為主,而蔬菜也有葵,藿,蔥,韭。

其中最為普遍的便是豆飯藿羹。

豆飯是絕大多數秦人的主食選擇。

為了自己的營養需要,扶蘇會時常吃一些魚肉,魚肉的優質蛋白對一個正在長個子的少年人來說,很重要。

下了車後與老師接著步行,又見到了不遠處有幾個同齡人正在為了一袋豆子爭吵,扯開了布袋子,豆子撒了一地。

與他們相比,扶蘇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叛逆期,上輩子的叛逆期也早就在人情世故中磨平了。

李斯從寬大的袖子中拿出一卷竹簡,低聲道:“這是陛下讓臣交給公子的。”

扶蘇接過書卷,開啟看著其中內容,不看還好,這一看好久沒有回過神,因其中有三個字很刺眼,這三個字是呂不韋。

這卷竹簡所寫的本就是一份田契,這份田契是當初秦王賞賜給呂不韋的,足足三百頃田地。

李斯又從袖子拿出一卷布匹,解開綁在這卷布上的繩子,道:“往後這些田地就都是公子的了。”

扶蘇接過田契又釋然了,如今這天下都是秦王的,給幾畝地也正常。

如果可以,扶蘇還想多要一些田地,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父皇為何給我田地?”

李斯沒說話,而是繼續走著。

來到一處村落前,李斯又從袖子裡拿出一卷布,又道:“這片村子的人以前都是呂不韋的家僕,呂不韋死後陛下將他們安置在了這裡,現在他們都是公子的。”

扶蘇拿過這份契約,眼神不自覺地看了一眼李斯的袖口,心中暗想老師的袖子裡究竟藏了多少東西。

呂不韋死了之後,他的遺產都留在了秦國。

身為戰國時期最有盛名的商人,還是一字千金這個典故的主角,呂不韋其人確實了得。

可對嬴政來說,弄死呂不韋也很簡單。

嬴政當年寫了一封書信,罵了一頓呂不韋,大致意思是你這樣的人也配當我的仲父?

後來呂不韋就自盡了,而嬴政甚至沒有明說讓他死,只是書信一封將他罵了一頓,他自己就去死了。

一個商人與政治強人合作,通常這個商人都會不得好死。

呂不韋是先河,後來漢代的桑弘羊,以及之後的人,依舊遵循了這個規律,那些商人重複著呂不韋的下場。

“老師為何給我這些?”

又見老師從他的袖子裡拿出一張餅,而後撕下小小一角,餘下的一大半遞了過來。

扶蘇接過這大半張餅,見老師拿著那小小的一角餅慢條斯理地吃著。

待吃完,李斯回道:“這都是陛下的安排。”

“父皇為何給我這些?”

李斯接著道:“今天淳于越說公子不能只聽臣的一家之言。”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