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晚檸看出了李建明眼中的意思,笑著問小楊:“小楊,你可以嗎?”

就見小楊咧嘴一笑,雙手撐著小板凳在原地示範了下:“江姐姐我可以的。”

小軍幫著說話:“小楊哥可厲害了,還能去爬山呢,速度一點也不比我們慢。”

"嚯!"李建明驚訝地瞪大眼睛,"小夥子可以啊!"

竹林裡,地上鋪滿了掉落的竹葉,眾人踩在上面沙沙地響。

小楊的雙臂肌肉繃緊,跟在幾人身邊,沒有絲毫停滯。

"這片竹林坡度約15度,天然排水良好。"李建明翻開設計圖,突然轉向小楊,"小夥子,你覺得雞舍建在哪合適?"

小楊一愣,隨即撐著凳子"走"到一處稍開闊的平臺:"這裡背風,地面乾燥,竹子間距也大。"他指了指不遠處的小溪,"離水源還近。"

"不錯啊!以前養過?"錢文豪眼睛一亮,著實有些驚豔到了。

小楊不好意思點頭:“之前在雞場裡幹過幾個月,就看過這方面的書,也不知道對不對?”

這事江晚檸也是知道的。

三人的工作經驗,優缺點,周院長都仔仔細細跟她講過了。

這也是她把養雞的工作交給兩人的原因。

“非常正確!在我的設計裡,雞舍就是在那個位置。”李建明在圖紙上標記著,隨後又提問道:"那餵食區,你們又有什麼想法?"

小楊這次沒說話,而是鼓勵地看向小軍。

小軍有些緊張,吞嚥了下口水道:"能不能把料槽分散開,掛在不同高度的竹子上?雞群為了吃食就得跳來跳去,這樣肉質更緊實!"

"不錯!"李建明拍手叫好,"這正是運動式飼養的精髓!"

好似收到了鼓舞,小軍再接再厲,抬起手臂指著西側方向:"那邊竹子稀疏,是不是可以設沙浴區?雞最喜歡沙浴了,還能除寄生蟲。"

江晚檸看著兩個年輕人侃侃而談,嘴角不自覺上揚。

五人深入竹林勘察,小楊的小板凳在鋪滿竹葉的地面上劃出淺淺的痕跡。

遇到陡坡時,他雙手一撐,借力竹竿輕鬆"躍"上去,動作比拄柺杖的李建明還利索。

"小夥子,你這身手了得啊!"李建明喘著氣追上他,"我年輕時可沒你這本事。"

小楊不好意思地撓頭:"在福利院搶飯時練出來的。"

一句玩笑話,卻讓眾人心頭一酸。

站在高出往下望去,李建明看向江晚檸道:"我建議採用'大群體、小單元'的飼養模式,把十畝竹林劃分成五個輪牧區。"

"每個單元2畝?"江晚檸一頭霧水,表示不懂。

兩輩子加起來,她也是頭一次養雞。

"沒錯。"李建明在圖紙上畫著方格,耐心解釋道,"每個單元用1.8米高的尼龍網圍起來,網眼直徑不超過5厘米,既能防雞外逃,又不影響通風。"

"雞舍要架空設計,離地60公分。採用輕型鋼結構,屋頂用彩鋼板,傾斜度30度便於排水。"他在本子上邊計算邊標註,"每平方米飼養密度不超過8只,2000只雞需要約250平方米的雞舍面積。分成五個單元,每個單元50平米。內部要設定棲架,每隻雞至少25厘米的棲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