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麻雀小姐後,吉蘭便離開了修道院。

穿著見習修女袍的女孩跟到了門口,視線緊隨那道背影,直到對方逐漸消失在街道盡頭,才戀戀不捨地收回目光,轉身回去。

吉蘭又回到了孑然一身。

不,朋友們其實就在他身邊,從未離去。另,還有使魔薇薇相伴左右。

可他心裡卻很清楚。

唯有儘快晉升至2階“基盤”,才能徹底救下朋友,予以他們一個真正安穩的庇護之所。

難以言說的緊迫感與壓力,如一團無形的重物,正時刻壓在他的背上,讓他喘不過氣。

吉蘭默默沿著聖莫德街往南繆斯深處走去。

老夏爾給他的那張黑市商人名片上,通訊地址為科羅娜街74號,距離這裡還有兩個街區的距離。

可他發現,越往裡走,四周的環境就越發顯得擁擠。

不僅住宅,就連商鋪店面也都是聯排建築,往往走出百米,都看不見一條小巷。

這裡的建築仿若被緊緊鑲嵌在了一體,不留縫隙,只為騰出更多的生存空間,容納更多的人。

故而這裡的人口密度相當之大。

偶爾路過一條巷道時,隨意一瞥,便能看見裡面掛滿了幾十上百條細繩。如一隻名為“貧苦”的蜘蛛,在此結下的名為“絕望”的大網,密不透風。

細繩上晾曬著密密麻麻的衣物,老人的、小孩的、男士女士的、各種廉價破舊的內外衣物。漿洗桶、夜壺、各種發黴皮鞋和小板凳等雜物,幾乎堆滿了小巷。

宛如一個逼仄的垃圾場。

透過間隙,甚至還能看到不少穿著簡陋的婦人,戴著包頭巾,正扎堆坐在裡面,或一臉麻木抱著小孩,或閒談幾句,或發呆。

吉蘭收回目光,加快了腳步。

約莫半小時後,他總算是來到了科羅娜街。

這條街充斥著一種漠然與混亂。

吉蘭看不到半個巡邏的警員,也罕有馬車經過。有的,只是三五成群聚在路邊街角抽菸的男人,以及行色匆匆,快步離開的路人。

扎堆抽菸的男人們穿著罩衫或是破舊皮夾克,頭戴軟帽貝雷帽,神色不善,目光時不時在各處掃視。

‘貧困與混亂,是滋生黑幫的溫床。’

吉蘭暗道一聲。

他一身高檔黑大衣加矮禮帽,大搖大擺走進科羅娜街,很快就吸引了這些傢伙的目光。

但他們並未上前找茬,只是冷漠看著,低聲交流。

吉蘭走到街道末尾時,發現自己被那些傢伙遠遠尾隨著,可他並未在意。

若是這些人不長眼,吉蘭也不介意給他們漲漲教訓。

“科羅娜街,74號。”

吉蘭在一間名為“甘娜婆婆雜貨鋪”的店面前停下,呢喃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