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壞了,尊重過頭了

就像南宮燚說的:他想要的,從不會失手。

太子原本被罷朝五日,今天皇子與大半的文武百官求情過後,兩日後就能上朝。

六皇子的死,明眼人心知肚明。

良妃和良妃的孃家人倒是和帝後鬧過,帝王心中有愧,給兩邊賞賜了許多東西。

皇後和皇後的孃家人不同,一句南宮哲謀害太子在先且證據確鑿,兩邊就都啞了聲。

一來太子權勢滔天,皇後孃家勢力強大,帝王雖在這件事上處理得還算公道,可說到底還是偏心太子,無論哪邊都得罪不起。

二來南宮哲真在明面上被扣上謀害太子的罪名,他們反而成了不佔理的那邊,不僅不被同情,連最後的體面都會失去。

退朝後,回禦書房的路上。

帝王剛經歷喪子之痛,今日在朝堂上又不順心,劉公公一行人都提著心吊著膽小心伺候著,就怕一不小心觸怒龍顏。

經過禦花園時,帝王腳步頓了頓,望向園中央那棵參天的梧桐樹,熱風拂過,樹影婆娑。

帝王一陣恍惚,彷彿回到年輕時,也是這樣下朝回來,幾個孩子在樹底下玩耍,歡聲笑語。

“劉全。”

劉公公忙上前一步,應聲:“奴才在。”

帝王很久沒說話,再開口好像一下子蒼老了許多:“朕老了。”

劉公公一驚,哪敢接這話,彎著的腰彎得更低,謹言慎行道:“陛下正當壯年。”

帝王收回眼,未語。

東宮,七皇子造訪。來告知長兄今日早朝的事,另外探討大淵與漠北通商相關事宜。

與漠北通商這件事,帝王交給南宮槿等官員負責,

南宮槿自小以長兄為榜樣,許多事都會找南宮燚商量,這次也不例外。

事關朝堂政事,宋窈識趣地想離開卻被南宮燚制止,沒辦法,只好勉為其難樂意之至)留下當聽眾。

做大生意想發財,跟著國家的腳步走準沒錯,這句話放在古代也適用。

此次大淵與漠北通商並不限於兩國官方,兩國百姓在某些層面上也可以有生意往來,許多商賈蠢蠢欲動,宋窈也想分一杯羹。

組織也不是隻接殺人的活,也是做一些正經的小生意的。

畢竟組織大多數情況下只殺該死之人,業務就沒那麼廣,所以不能光靠殺人賺錢過日子,那樣容易集體喝西北風。

兄弟兩人說,宋窈旁聽。

先談的朝堂之事再談的漠北通商,談妥以後再繞回今早朝堂的事。

南宮槿:“今早我在宮門口,與徐將軍重提兄長你在北疆受的那兩次重傷,二哥和三哥的表情非常精彩。

果不其然到了朝堂就改口,還和我們一起替兄長求情,看來六哥的死,把他們嚇得不輕。”

皇子間對帝位的爭鬥從還沒出生就開始了,南宮燚是帝後長子,又在十三歲時被冊封太子,針對他而來的爭鬥只會多不會少。

宋窈清楚皇子間必然少不了鬥爭,但還是第一次知道得這麼具體,長睫垂下喝茶,突然想明白一些事。

南宮燚從北疆回來性情變得比以往暴戾,恐怕就是因為這些吧,身為兄長在外徵戰殺敵,自己的弟弟卻在背後放冷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