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王爺要重新選王妃了,這回會落到哪一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2章 王爺要重新選王妃了,這回會落到哪一家?
編筐編簍,全在收口。
柳樂正給婆母編蒲團,心裡默唸著這句話。丈夫不在家,她這個新媳婦可不好當,好在她漸漸摸透了婆母的脾氣,只要多做事、聽話、少回嘴就沒錯。
蒲團總算編完了,累歸累,她也不肯馬虎,要把彩線和蒲草紮緊,結還不能打得粗蠢,很費了一番氣力。剪掉繩頭後,柳樂笑了,甩甩手腕,伸了個懶腰。
“二嫂。”小姑計晴連蹦帶跳跑了來,“你聽到沒有,太皇太後七十四壽辰,官員和家眷能同去,大哥說宮裡幾年沒這樣大的宴席了。”
柳樂隨口問了句:“不是逢五逢十,還過七十四?”
“可能今年高興,不是說……”計晴支吾,“管它是不是整壽,咱們還敢不去賀?這次爹爹一定帶我。二嫂你也去。”她攛掇柳樂,因為奔跑和興奮,臉上紅撲撲的。
“我就不去湊熱鬧了,太皇太後是想看看姑娘們吧。”柳樂醒過來。
“說什麼呢。”計晴扭身跑了。
柳樂不禁想笑。這幾天婆母董素娥掛在嘴邊的就是這事:晉王病癒,被好些人看見騎著馬,仍和原先一個樣。
聽得多了,柳樂對晉王比對自己的表親還熟悉:他是先帝最小、最得寵的兒子,因他天資聰穎、相貌英俊,亦因他的生母是先帝最寵愛的貴妃。說起來,這位貴妃又與先帝的皇後、當今太後是同姓姐妹——她們都出於京城最古老的家族,謝家。
柳樂就是對這點感到別扭。怎麼親姐妹嫁給同一個人,哪怕對方是皇帝呢。怎麼有那麼些人偏想嫁皇帝、王爺?真不如嫁到普通人家開心。
晉王先前與謝家二姑娘、他的表妹定了親,但晉王生了一場重病,一躺就是兩年多,太後做主把親退了。董素娥直替謝家肉疼,柳樂卻認為謝二姑娘沒什麼好惋惜的。不過她亦被勾起了幾分好奇:王爺要重新選王妃了,這回會落到哪一家?
當日晚間向婆母問安時,壽宴之事果然被再度提起。原來這回五品及以上的官員都可以帶宅眷赴宴,柳樂的丈夫計晨是工部員外郎,不多不少正是五品。
柳樂低聲道:“我不去了吧,晨大哥又沒在家。”
“胡說,這還推得?”計家太太董素娥喜氣洋洋的臉立即板起來,“你父親說,皇上特意向他說,攪了晨兒的新婚,心中不過意,要你去,說不定太皇太後還召你近前說話呢,這可是天大的臉面。”
“嗯。”柳樂應一聲。
“到時你看罷,如你這般年紀的,都是隨著父親去,仰丈夫之名的,只怕就你一個。說起來也是晨兒爭氣,要不然皇上能在禦書房留他談了一夜話,第二日就提拔他,派他去滎陽?”
“娘,自打二哥出門,這話你每天都講。”計晴說。
“不多講幾回你早忘了本了。”董素娥瞪她一眼,“你當千金大小姐容易做的?都是託賴你父兄。”
董素娥轉頭又和老大媳婦細數京裡哪些姑娘夠資格去,柳樂趁人不注意,悄悄挪挪腳。饒是身子骨結實,站這麼大一會兒也怪累的。
忽聽婆母說:“衣裳是大事,可不能馬虎。”
柳赴宴的裝扮。在宮裡肯定站得更久,更累人,她正不想去,只愁沒個藉口,便說:“來不及做新衣,我還是不去了,我給晴妹妹做條好的。”
“又不是裁縫,自己做的衣服死板板的,穿著不打眼,白浪費了好綢緞。”計晴並不領情,立即說。
董素娥也不高興:“怎又說不去?我記得一進門就給你添了好幾件。”
只有兩身,且那時節衣裙都厚重。柳樂說:“我就穿那件藍緞裙子吧,繡金枝綠葉的。”
董素娥想了想:“算了,你和晴兒上四錦堂,一人買一條。”
“至少五十兩,下了血本了。”大媳婦高嫻驚呼。
董素娥瞪她一眼:“春兒連日辛苦,你去讓他早點兒歇下。”又向計晴說,“你也睡覺去。”
計晴這時喜笑顏開,可能後悔剛才的話不中聽,走前朝柳樂一笑。
只剩柳:“別怪你嫂子有氣,可能我是偏心晨兒和你。當初為他進工部,花了這個數。”她豎起五指。
計晨工部的差事是花錢得來的?柳樂這才頭一回聽見。
“你不知官場裡的規矩,光憑自己哪成?雖說晨兒有本事,要出頭,不知熬到何年何月了。他又有那個志向,一心要進工部,才託了人,送了銀子。也不虧,這不,就叫皇上看見了。等這趟差辦好,得的賞何止幾百?”董素娥說。
柳樂點頭。她並非那樣清高死板,對此類事深惡痛絕,何況這與拿錢買官不同,計晨是有真才實學。剛才一瞬,她心裡不舒服,是因為計晨沒有親口告訴她。
她馬上想到:成親第二日他就出了門,有那麼多重要的話,哪裡來得及說這個?
不是晨大哥不坦率,也不是他不信我,他要是聽見,還要怪我不信他呢。柳樂暗暗笑自己。她又想:不能怪大嫂不滿,等晨大哥回來,一定盡快把五百銀子還給家裡。
.
四錦堂是京裡數一數二的綢緞莊,店堂又大又深,臨街門面賣綢緞,衣裙都掛在後院,因樣子多,衣料貴重,頗得富貴人家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