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他只看臉

張國華揹著行李抱著僥幸心理去公社的知青辦辦理回城手續,公社幹事看了他的資料,說,“省城的接收信和安置證明拿出來?”

張國華拿出一盒煙,說:“同志,我父親是廠裡的領導,名額都緊著別家孩子了,讓我先回家等機會,您就給晚輩把手續辦了,您放心,日後少不了您的好處。”

張國華就是天生靠嘴吃飯的料。

幹事拒了張國華的好煙,說:“張知青,如今城裡工作不好安排已經回城的待業青年整天鬧事兒亂的很,上頭卡的緊沒有接收證明我不敢給你辦這個手續,是要吃官司的。你還是哪兒來的回哪兒待著老老實實等機會吧!”

張國華憋著一肚子氣又回了韓家溝,想去質問霍青青,可到了韓家溝他就慫了,韓家兄弟眾多,老二又是大隊幹部,韓建武可是遠近聞名的刺頭。

他敢去韓家鬧事,指定捱打還會被送去批鬥學習改造。

晚上,安頓好倆娃,霍青青問韓建武,“明天還是咱們做飯嗎?”

韓建武說,“今天是第三天,明天該老五家了,咋了?”

霍青青說,“你明天能不能請一天假,我想去縣城買點東西。”

這地方偏僻,一個女的根本不敢出遠門。

韓建武還沒從霍青青的轉變中緩過來,時刻警惕著,看了她兩眼,點頭,“好。”

霍青青把煤油燈端到平櫃上,說:“我給我爸媽寫封信,明天去郵局寄出去。”

霍青青當年嫁給韓建武確實跟愛情無關,只是為了自保,這韓建武一直都知道。

當時霍青青被人匿名舉報,面臨著被拉去公社批鬥,韓建武求二哥和大隊領匯出面保她,可公社那邊還是說要把人帶去關押調查,等調查清楚她若是真沒事兒就把人送回韓家溝。

霍青青扛鋤頭都要命的人怎麼受得了那種地方?

韓建武就對公社的幹事說,霍青青是他物件,他們馬上要結婚了,而他是退伍軍人又有當時在部隊的立功表彰獎章,各方周旋才讓霍青青躲過了挨批的下場。

權衡利弊之後,霍青青只能嫁給韓建武了,當時的她覺著其實嫁給韓建武也不錯,他是退役軍人,長得好有本事有手藝,對霍青青是無條件的好還幫她安排了大隊小學代課老師的工作。

至於愛情她不奢望了,人還是要活在當下面對現實的,她就是這麼嫁給韓建武的。

婚後,霍青青給父母的信只報喜不報憂,至於結婚生子的事情從未提過。她覺著為了生存把自己賣給一個農村男人還和他生了孩子是她的恥辱,她只等著父母有朝一日平反,她有機會就離開這裡。

這不剛過完年母親就來信說,她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她知道現在知青回城很難,不過他們有個讓霍青青去當兵的名額,可以先讓她回去。

霍青青在給母親的回信中說,讓母親給她弄兩個回城的名額和定量,母親竟然給她回信說可以。這個名額就是霍青青給張國華要的。

“唉~”

霍青青在煤油燈下一聲長嘆,邊寫邊流淚,第一次告訴父母,她這些年的真實情況,且決定暫時不回城了。

知青下鄉雖然也是把糧食關系轉入了當地生産隊,但只要有回城機會,地方上就會給他們辦理回城和糧食關系的手續就可以正常回城了。可她嫁給當地農民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她和孩子的戶口都成了徹徹底底的農民了,且入了韓家的戶籍簿了,農民是不允許進城的更別說回城長期居住了,除非離婚拋下這裡的一切。

韓建武走到霍青青身後,想安慰她,伸出去的手又收了回去,說:“哭啥?若是後悔了明天也可以去辦離婚手續,隨時可以走。”

霍青青抹了把眼淚說,“我不是因為這個哭,都說不走了就是不走了,你還在趕我走。”

韓建武氣笑了,“我沒趕你,我是看你不停哭,不知道的還真以為是我強行把你留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