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老男孩樂隊(第2/2頁)
章節報錯
能喊文哥的,僅限於92年初期結交的幾位朋友,所以,在陳文的心裡,他們的份量挺重的,代表了陳首富一段珍貴的情懷。
第二,自我實現。
隨著愛國的使命被搞得越來越大,有時候陳文也會疲憊,會感到累,他經常做設想,如果不去管那麼多的事,不去理會外國入侵我國,不去幫我國繁榮富強,只簡單地做一個歌手,只關起門跟女人們嗨皮,似乎也是挺開心的活法。
這種潛意識裡的念想,其實也是陳文疲憊時獲得自我放鬆的一種方式。看著黃勤阿輝活得簡單快樂,被女粉絲們追逐,陳文發自內心會很開心,如同代入他自己。
讀《92》,書友們在品味陳首富攻打家國天下各個地圖的同時,也可以代入黃勤阿輝的角色,自行腦補創作另一本書,叫做《我被華娛大佬寵溺》。
跟大佬是把兄弟,這種感覺,這種人生,也是很爽的。
對了,如果你們讀過我另一本書《我家櫥櫃通抗戰》,應當會發現相似的情感,教員他老人家和紅一方面軍某部七連連長鍾石頭之間也是這樣的。
紅軍長征到陝北,輜重營營長鍾石頭要跟同村女衛生員喬伢妹結婚,但這老哥不夠“二六八團”條件,然後鍾石頭跑到軍委吵吵你們先給我升一級,我結完婚你們再給我降回去唄!
教員被鍾石頭氣壞了,下令將那廝一路到底,打發去被服廠當廠長。鍾石頭在被服廠幹了好幾年,後來又被髮配去南泥灣種地,再也沒有上過戰場。
罰歸罰,教員對老部下的愛護還是到位的。鍾石頭犯渾,喬伢妹可是好姑娘。把伢妹給提拔成了副團職的醫院副院長。於是喬伢妹夠資格結婚了!
倆人結婚,窯洞門板上貼著教員親手寫的對聯。
上聯是抓革命,促生產,英雄娶巾幗。
下聯是為革命,生八路,生他一個班。
橫批大踏步地幹!
在我的另一本書《倭校》裡,交待了鍾石頭喬伢妹的結局,倆人生了9個孩子,解放後每年教員生日,石頭伢妹帶齊孩子們上“海子”為教員祝壽。
每次鍾石頭都主持集合七連~集合,報數!
娃娃們挨個喊一、二、三……
教員高興得,老周和鄧大姐高興得。
在他們心裡,中國革命的其中一件意義是讓喬伢妹這樣的姑娘過上幸福生活。
這種情懷,陳文心中也有,在我書《後傳》裡被髮揮得很大,遠不止一個老男孩樂隊,陳首富用他的實踐,幫助越來越多的人過上幸福生活。
這種情懷,身為作家的我也很懂,也是我的願望,在我的很多本書裡全都提現過這種美好的心願,用各種方式來實現。
所以,我的書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