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或許會鄙視挑戰者乘人之危,不守道義。

但是,也絕對會說,張坤這人武功一般,品性一般,盛名之下,其實難符。

“真的扎手的話,就直接亮刀子,名聲事小,安全事大。這些人……很煩。”

王靜丫狠狠說道:“當初我家爹爹也是如此,挑戰者越來越多,讓人煩不勝煩。最後,還是因為兩位師兄修為大進,出來應戰,才勉強清閒了一些。就這,還有一些各省武林強手上門切磋,不得不親自動手,對方若是能支應個一招半式,就會出去吹噓千遍。鬧得爹爹後來不得不經常避居外邊,出行護鏢,幾乎很少在鏢局停留。”

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王五的應對竟然是這樣?

張坤有些好笑的同時,也微微有些唏噓。

‘君子可欺之以方,大刀王五有著如今這麼大的名氣,不單是他武藝高強,無可挑剔。還在於他對武林同道其實很寬容,輕易不下狠手。面對挑戰,也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一旦應戰,真的是沒完沒了。’

自己這裡,情況就尤其嚴重一些。

畢竟年紀太輕,不能讓人心服。

再加上成名時間太短,會讓人以為是一時幸運,獲取大名。

當日在綠柳莊,以及城門口那兩戰,看到自己與人交手的,畢竟只是少數。

多數人,也只是口口相傳,從別人嘴裡聽聞。

有人就會想,傳言誇大了也說不定。

我上我也行。

尤其是,當他受傷養病的訊息傳出,那更是炸了馬蜂窩。

機會來了啊。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練武之人,只要有些本事的,誰會認為自己一定就不是他人對手。

沒打過之前,誰也不敢肯定。

真正的絕活,從來都不會露於人前,就算是修為境界高上一兩個境界,也不能說就可以穩勝。

江湖之中,也常常會出現,八十歲老孃倒崩孩兒的事情。

奇蹟每天都在發生,所以,就總有不信邪的“年輕俊傑”上門打假。

輸了無所謂,贏了,那是名聲大噪。從此人生得到躍躚,生活大大不同。

什麼,狂刀張坤三天後要與會友三鏢頭駝獅比武,以消恩怨。

那更要趕緊的,去晚了,名聲就全給會友掙去了。

大抵就是這麼個想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