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得好。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這句話裡面的真實含義,並不是說,屠狗輩就比讀書人品德高尚。

實際上,人生下來,並沒有太多的善惡之分,也很容易就受到環境影響。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就是這個道理。

之所以,屠狗輩往往比讀書人,更能守恩義,更能堅持原則。

其實,源自於他們的無知。

越是懂得太多,越是腦子聰明,就越會權衡利弊,趨吉避凶。

這是人的生物本能決定的。

趨吉避凶,換一句話來形容,其實就是“自私”。

自私在張坤看來,也並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不良品格,人都是自私的,愛自己勝過愛別人。

真正無私的道德完人並沒有幾個。

‘龍氣值的來源是個大問題啊。’

若非龍氣點來得艱難,張坤也不至於把主意打到開醫館的頭上來。

實在是,這種做法,來“錢”有點慢。

也有些看“老天”吃飯的意思。

上次“義診”的過程,讓他嚐到了人心隔肚皮的滋味。

就算是“屠狗輩”,就算是那些貧無立錐之地,明天就快餓死的百姓……你救了他,他也不一定能對你感恩戴德。

是不是感恩,會不會貢獻龍氣點?

這其實就像撞大運一般。

口頭上的感激涕零,張坤根本就不需要。

他估摸著,龍氣點的獲得機制,其實有點像是燒香拜佛那種虔誠的信仰。

這裡面,分為“偽信者”、“淺信者”、“真信徒”和“狂信徒”。

無論是感恩,還是信任、依賴、佩服或者是好感,都有著一個看不見的百分數值。

自己看不到,但是,龍氣點會顯現出來。

就如李小宛,好感度不說拉滿,應該也點到了百分之九十。

所以,一旦心緒有了較大波動,她就會貢獻龍氣點。

而王靜雅,滿意度差不多也能到達百分之八十的樣子,一個沒注意,她就會送來一點龍氣。

至於吳仲達、袁光耀、杜鳳江、田千里這些人,佩服和信任方面的情緒,應該比較高,所以,才能有所顯現。

‘其實,從這方面,可以分辨出誰是朋友,誰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