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道了那些魚就是金明寺的瑤花明鏡之後,永樂公主遲疑了許久,最終沒有選擇吃掉它們,而是讓陸寒江把它們留在了小園的池子裡,看來她潛意識裡也覺得此時送回去怕是不妥。

雖然陸寒江一再強調佛家講究因果,魚是池家兄妹盜走了,他們也是受害者之一,所以菩薩算賬的時候並不會衝著他們來,然而這種歪理根本沒法子說服永樂,儘管這丫頭並不信仰神佛。

不久後,陸寒江等來了應無殤的情報,此二人的確是武當出身的弟子,而且來頭不小,這對兄妹的父親是武當七子之首,“太武”池一鳴。

武當七子師出同門,但稱謂上各有不同,有人捨棄了俗名,只以道號自居,比如忘塵道長,也有人習慣以俗名相稱的,比池一鳴,外人見他時往往稱一句池大俠,而不是太武道長。

“查出來他們來京城的目的了嗎?”陸寒江對應無殤問道。

“明確的訊息要等些日子才會傳回,不過依卑職看來,那池家兄妹此行的目的,應是為了替那池家小妹尋一名師拜入門下習武。”應無殤說道。

“哦?”陸寒江一挑眉頭,問道:“怎麼講。”

應無殤頓了頓,答道:“據卑職所知,武當派向來不收女弟子,因他們所習的內功心法都是純陽武功,不適合女子修煉,多年前也有過類似的事情,曾有一武當長老之女便是因此拜入了峨眉派門下。”

應無殤說完之後,見陸寒江點了頭,便又主動提起了另一件事,他問道:“大人,請恕卑職多嘴,既然我們已經和靈月族建立了合作,何不借此機會拿下苗疆?”

多年來錦衣衛在這片幾乎可以稱之為世外的土地上,基本上沒有達成過任何有建設性的成就,此次好不容易靠著陸大人大顯神通,和那靈月族建立了聯絡,若不出手豈不可惜?

對此,陸寒江則是答覆道:“不必,此去苗疆本意就是除了那玄天教分壇,拿下他們一個使者已然足夠,靈月族......應千戶豈不知得隴焉能復望蜀的道理?”

應無殤道一聲受教,便安靜地住了嘴。

陸寒江知道應無殤是個聰明人,應該會明白他的意思,得隴望蜀不過是推辭,錦衣衛幹得就是得寸進尺的活計。

不對苗疆動手,一是陸寒江並不打算以武力威懾收復苗人,二是若真的要動手,他一時間也拿不出那麼多的人手。

況且苗疆的天時人和都被他佔盡了,靠著采薇這一層關係,陸寒江有把握能扣著這張牌不至於讓玄天教得了手,這便足夠。

畢竟對錦衣衛來說,維護天下太平,壓服江湖勢力才是首要任務,他們並不需要,也做不到把所有的勢力都收入囊中,對於苗疆之地,只要保證其不落入玄天教手中,那麼就足夠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錦衣衛不可能完全消滅所有江湖勢力的前提下,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和平的天下,和一個四分五裂的江湖。

看起來這是自相矛盾的兩件事,實際上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江湖和廟堂涇渭分明,所以朝堂穩固便是天下太平,這一點上除了有著先太子勢力支援玄天教之外,暫時還沒有哪個江湖門派把矛頭對準朝廷。

其次,讓江湖各大勢力相互爭鬥產生內耗是錦衣衛的常用手段,也是他們行事原則,對於苗疆,若明面上派出人手鎮壓,靠著大長老和采薇,至多隻能保證兩代人的安穩。

在陸寒江的設想中,一個大長老統領的苗疆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若是錦衣衛的勢力不能打服整個江湖,那再多加一群苗人結果也是一樣。

所以他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個山頭林立的苗疆,大長老這個存在本身就是障礙,因此最初他才會想法子攛掇丐幫和靈月族相互交惡。

現在只不過是風向變了,而且苗疆大長老低頭的速度比自己想得要快一些,陸寒江這才改變了對策。

同時就重要性而言,現在華山在他心底的地位要更高一些,說到底,比起錦衣衛的百年大計和虛無縹緲的長生之法,他更看重和太子妃之間的勝負。

商幾道所掌控的華山派勾連了玄天教是事實,而且商蘿存疑的身份更讓陸寒江懷疑這個胖傢伙同時也和太子妃有些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