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的要素在於天時地利人和,很不巧的是這一次錦衣衛唯獨佔到了一樣地利,可惜用處不大。

就在應無殤準備放開手好好查一查陳音下落的時候,忽然西北傳回的一則訊息叫他不得不停下了手。

看著崔一笑發來的快函,應無殤的臉色先是陰沉繼而變得複雜,他一個人默默地在書房裡坐了良久,隨後便叫來了吳夭夭,交代了對方自己要出遠門一事。

儘管很想開口讓對方多留在家中,但是最後吳夭夭還是很體貼地把到嘴邊的話改成了——

「夫君要去多少時日,我叫下人準備些應季的衣物。」

「不必了,我至多半月就會回來。」

說罷,應無殤想了想,又囑咐道:「對了,過幾日鼎皇子的那場拜師宴,聽說皇后娘娘會請各家女眷入宮。」

吳夭夭會意點頭:「夫君安心,屆時該走動的人家妾身都會注意。」

「夫人做事一向穩妥。」應無殤笑著讚道,他感慨於自己有一位賢內助,總算是明白了別人說先成家後立業的意思。

交代完家中事之後,應無殤立刻就騎了匹快馬趕往西北,崔一笑在信上沒有多提,只說遇到了一個麻煩的傢伙,要請自己出面解決。

雖說當年在錦衣衛中,出身江湖的應無殤靠著家傳絕學腐骨功可以輕易躋身前列,老一輩的那些千戶想要勝過他並不容易。

但自從接手了指揮使的職位之後,應無殤不再需要事事都靠一把繡春刀來解決,在京城中,動腦子顯然要比動刀子更好用。

所以多年下來,雖不至於說一身武藝都荒廢了,但比起仍在第一線與江湖人廝殺的崔一笑,應無殤現在的武功其實已經與對方在伯仲之間了。

崔一笑肯定也是知道這個事實的,所以對方來信中的「麻煩」,應無殤傾向於是那個人的身份,而非武功。

尤其是信函上崔一笑連名字都沒有提,應無殤更加確信此事是不可放到明面上來談,將這些聯絡到一起,他心中隱約已經有了猜測。

可是當應無殤趕到西北的時候見到人的時候,他先是一陣失望,隨後便是一陣驚訝。

崔一笑口中的這個「麻煩」有些特別,雖說不是他猜想中的那個叫陛下掛在心上的鬼丫頭,但也的確是不能夠擺到檯面上來說的隱秘之人——

前錦衣衛千戶,邊廣。

再次見到這位曾經的同僚,應無殤第一反應是有些懵的,當年此人暗中糾集了人手未曾上報錦衣衛去找了青城派的天泉報私仇。

雖然彼時的陛下沒有因此責罰邊廣,但後者也因為羞愧主動選擇了離開了錦衣衛,後來也是在幾個昔日好友的幫扶下,給安排到了邊境去。

當時應無殤對此事是樂見其成的,邊廣心中對陛下有愧,所以若是將來某一日陛下要用到對方,此人定然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可惜的是,後來的事情發展太快,邊廣還沒有派上用場,天下就已經安定了。

所以這個名字應無殤其實已經許多年沒有聽到了,這次再回,內情說起來是有些叫人尷尬的。

邊廣本來在北地赫連將軍手底下當個小校尉,按說日子過得還不錯,可忽然有一天他就辭了官職回家,和往日的一些兄弟一塊開了家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