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大人要回京的訊息,讓本來已經熱火朝天的各方勢力,都有了一個合理的停戰藉口,哪怕是自欺欺人也好,起碼他們互相之間是真的停手了。

錦衣衛那令人聞風喪膽的名聲很是好用,不少人都在猜測,是不是因為諸位殿下之間的爭鬥有些過火了,所以陛下才召回陸寒江,想讓大家安分些。

可是,皇子間爭鬥的愈發強烈,本質上是因為皇帝的一天天老去,皇權並未衰落,但掌權者卻已經垂垂老矣。

當猛虎老去的時候,覬覦王座的人就會情不自禁地將目光放在那個方向。

而且由於當年太子遇刺之後,老皇帝二十多年來,再沒有冊封過第二個成年的皇子,與歷朝歷代皆不同,本朝的皇子出現了極其罕見的,空有名號而無封地的尷尬景象。

從二皇子到七皇子,每一位皇子都已經成家建府,他們人人自稱本王,可皇帝卻從沒有冊封過任何一人。

從始至終,這六位皇子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封邑,也沒有法統上能夠聽命於自己的子民,他們每個人都是無根之萍,稍有風浪便可能徹底傾覆。

四皇子和七皇子已經用自己的實際經歷告訴了大家,只要老皇帝想,一天之內他可以廢掉任何一位皇子而不對朝廷產生任何影響。

所有依附於這些殿下的勢力,同樣危如累卵,因為皇帝對於皇子有著決定性的壓制力,這股壓制強大到皇子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

沒有封邑和子民,這些皇子連造反的能力都沒有,就憑藉他們府上那區區百十來個家丁,這落在京城之中是連點浪花都濺不起來的,皇帝只要想,踩死他們就像踩死螞蟻一樣容易。

所以皇子們迫切地希望得到支援,尤其是軍隊的支援。

朝廷的軍隊分成有三個種類,一是守衛邊關的衛隊,這些軍隊天高地遠,即便爭取來了,除了壯壯聲勢之外,實質上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而第二類便是拱衛京城的衛隊,這些是朝廷的常備軍,攏共近二十萬的龐大軍隊分散在京城周圍的各個大營。

這股力量十分強大,但對於諸位皇子而言其實意義同樣不大,因為朝廷有嚴令,這幾支軍隊根本不能靠近京城。

而且京城城牆高大極難攻破,哪怕真的到了那一日,即便爭取到了這些軍隊,等他們打進皇城,諸位皇子的屍體估計都已經涼透了。

所以諸位皇子無論是自保還是想捨命一搏趁亂上位,都只能從京城內部存在的力量上動心思。

由於京畿重地的特殊性,在城中能夠派得上用場的軍隊,僅有禁軍和錦衣衛兩支。

禁軍就不必想了,若有本事從皇帝眼皮底下把人挖走,那諸位皇子也沒有必要苦惱了。

所以剩下的錦衣衛是他們唯一的突破口了,與禁軍不同,禁軍負責守衛皇城禁中,和前朝聯絡不深,無論哪位皇子上位,他們的地位都不會改變。

但錦衣衛就不同了,由於孟淵實在太過強勢,加上繼任者陸寒江過於支稜,如今的錦衣衛說一句權傾朝野根本不為過。

如今的錦衣衛,經過兩代掌權者的努力,已經將自己的觸手延伸到了朝廷的每個角落,勢力強大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