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從火車站出發,一路上知青們的抱怨,走走停停,十公里的路程,等到了村子的時候已經臨近傍晚了。

當看到村頭的石碑“靠山屯”!有女知青終於忍不住的哭了請來。

“終~終於是到了。”

李大叔也沒有阻止,畢竟現在哭一哭宣洩一下情緒,總比憋著好。

過了幾分鐘後,眾人各自將牛車上的行李拿下後,在張凱和王麗各帶著知青們去宿舍當中。

“男知青跟我來!”

“女知青到我這邊來。”

“等分好了宿舍,我帶你們去食堂吃飯,然後你們就各自休息去,明天早上還需要早起給你們分配任務。”

這次來了十二個知青,男知青八人,女知青四人。

姜柔跟上隊伍,走了許久後,眾人來到了村後,一處大院。

“這裡便是我們知青所居住的知青大院。”

王麗帶著她們來到右邊的一間屋子,裡面此時沒有人,都去食堂吃飯了。

“我們女生宿舍,一個宿八個人,你們四個來了後剛好住滿了。”

房間很乾淨,有兩個火炕,左右各一個。

左邊那個火炕上很明顯已經有人了,而右邊很明顯是最近才收拾出來的,此前大機率是放行李的。

“你們就睡在右邊的床吧!”

姜柔知道,這就是往後她們幾年居住的地方了,於是選了一個靠窗戶的位置,雖然冬天來的時候會有風,但空間相較而言會好一些。。

王麗給眾人介紹起火炕的好處,“這床是火炕,是這邊獨有的。

大家看看,這火炕又大又平整,睡上去可舒服了。在冬天的時候,外面冰天雪地,寒風刺骨,而這火炕裡燒得熱乎乎的,就像春天一樣溫暖。

就算不蓋那厚厚的棉被,也絕對不會覺得冷。而且啊,這火炕還能緩解咱們一天的疲勞呢。

幹了一天的活,晚上往這熱炕上一躺,渾身的筋骨都能放鬆下來,比那城裡的席夢思床墊還管用呢。”席夢思王麗她有沒睡過,但是這火炕在冬天的時候確實睡得比在城裡睡的木板床舒服。

眾人聽著王麗的介紹,臉上紛紛露出好奇和期待的神情。

王麗接著說道:“不過啊,這裡頭還有個事兒得跟大家說一說。這火炕雖然好,但到了冬天,取暖的柴火得靠咱們自己去撿。

這村子裡附近的樹林、山坡上都有柴草,有空的時候就得去收集一些回來,保證火炕能一直燒著。不然啊,要是沒了柴火,這火炕涼了,那晚上睡覺可就不好受了。所以啊,大家都提前有個心理準備,冬天的時候可得勤勞點兒。”

姜柔點了點頭,問道:“王姐,那一般多久得去撿一次柴火呀?”

王麗笑了笑,回答道:“這個沒個準兒,得看咱們燒炕的頻率和柴火的用量。要是用得勤,可能三五天就得去一趟;要是省著點用,也能撐個十天半個月的。反正啊,到時候大家相互提醒著點兒,一起去就行。”

其他幾個女知青也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

“哎呀,撿柴火聽起來還挺有意思的,就像小時候去野外探險一樣。”一個女知青笑著說道。

“就是啊,不過也不知道這附近有沒有危險啊?”另一個有些擔憂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