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魯玳和赤那對視一眼,由嘎魯玳開口道:“皇阿瑪也知道,科爾沁驍勇善戰者眾多,奈何有勇無謀,性格沖動者也眾多,咱們滿人入關多年,受孔孟之道教導,深知以三綱五常,道德倫理約束自己的重要性。

所以女兒和赤那商量,想要從科爾沁送一批適齡的孩子們來京城讀書,有由讀聖賢書的大儒們教導,想必幾代以後,科爾沁各部便能像滿人一般尊崇禮教,約束自己了。”

胤禛沉吟半晌,才問:“科爾沁各部可知你們的打算?”

“自是知道的。”嘎魯玳一臉自通道:“女兒在科爾沁經營多年,他們很尊敬女兒。”

不尊敬也不成,赤那萬事以她為主,毛氈生意也全都被她握在手裡,收誰不收誰都是她的一言堂,若有那不服氣的,不用她說,赤那自會收拾。

且如今皇阿瑪登基,她被加封為固倫公主,一母同胞的親兄長也被皇阿瑪重用,額娘更不必說,皇後久未理事,額娘除了一個名頭,與皇後有何不同?

“送過來的人選可都定了?”

嘎魯玳點頭:“定了,都是各部落的小王子,六歲到八歲之間,正是讀書的好年紀,這次女兒回來,他們也都在隊伍之中,只是因著此事未曾同皇阿瑪提過,故而沒叫他們覲見。”

胤禛便笑了,道:“叫他們過來給朕瞧瞧吧。”

“其實,還有幾個小格格。”嘎魯玳補充道:“女兒是想到先前宮裡的長樂居,想著這些小格格送過來也跟著學學禮儀規矩。”

規矩倒是其次,主要是想讓這些小姑娘也能讀書認字,明禮知是非,以後不論是嫁到京城,還是蒙古各部聯姻,都能有長遠的影響。

畢竟,母親對於稚嫩的孩子來說才是最初的啟蒙老師,母親若能知書達理,那孩子的教養自不會差。

“朕允了,日後就像你和你哥哥他們以前一樣,小王子們送到阿哥所,同永瑞他們一起讀書,小格格們送到長樂居,牡丹她們現在在那兒呢。”

“多謝皇阿瑪!”

嘎魯玳雖有預感胤禛會答應,但如今得了準話,依舊喜形於色。

胤禛見她高興,招呼著她上前,指著旁邊的座位道:“來,坐阿瑪身邊。”

嘎魯玳當即就挪了過去,毫不見外趴在禦案上撥弄著胤禛已經批改好的奏摺,開啟一瞧,見是道請安摺子,是杭州織造孫文成的摺子,胤禛已經給了硃批,回複兩字:甚安。

胤禛見她如此隨意,並不覺冒犯,反而覺得是父女兩人的親暱,笑著指了指這摺子道:“這個孫文成,去年就送了三道請安摺子過來,只問一句朕好不好,旁的什麼話也沒有,年前剛送了一次過來,年後這才多久,又送來了。”

嘎魯玳笑了一陣,然後道:“女兒記得,年幼之時,有一回女兒去乾清宮問安,皇瑪法正批摺子,有一道摺子掉在地上,那時候女兒不懂,就去撿了。

卻無意中瞧見上面寫著奏進臺灣芒果及武夷山茶葉等物,女兒還好奇問皇瑪法,芒果是何物,皇瑪法說,就是種果子,本來沒見過,但上摺子的閩浙總督前一年就進上過了,看過之後並未覺得有何用,回了不必再送,誰知又送來了。”

“你啊,也就你人小膽大不知事,才敢動先帝的摺子。”胤禛捏了捏她的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