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手裡有不少銀子,但五個兒子都有能力不需要他操心,甚至每年還孝敬他不少,叫他愛咋花就咋花。

所以他平時就比較任性,斥巨資給牛建了個房子,那住的比村裡一般的人家還好。

平時糖果點心不少買,就愛分給村裡的孩子,他則跟著孩子一起吃,活脫脫的老頑童。

現在他要給元君瑤置辦嫁妝,那更是誰都阻止不了。

況且元君瑤確確實實救了他一命,也確確實實幫了他。

胡長庚說道:“作為義兄,等你以後再嫁我也會給你添一份嫁妝。”

元君瑤徹底無語了。

叫他勸勸他爹,結果他又來添亂。

“哎呀,親家來了,縣丞大人也來了,真是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啊!”

元君瑤循聲望去,認出來人正元家村首富元慶海,也就是那師爺的親家公。

他的女兒元苗苗嫁的就是那師爺。

元君瑤在原主記憶裡搜尋到了不少這傢伙的資訊。

這元慶海早年做生意賺了不少錢,後來生意越來越不好,他乾脆收手,在村裡蓋了個二層的青磚瓦房,又用剩下的銀子置辦了一千畝良田,又買了一片山頭種果樹。

在家過起了地主般生活,田裡的事情全都僱人做,僱的就是他那一房的人,帶動了不少人賺錢。

在他回村的第二年髮妻就死了,他就又娶了一個又納了兩個,一個比一個漂亮,不知羨煞了多少人。

嫁給師爺朱遠青的就是他髮妻生的長女。

這元慶海在村裡向來高人一等,甚少和其他人來往。

元慶海走到最前面,下跪給胡長庚磕頭道:“草民元慶海,給縣丞大人請安。”

古代階級制度嚴明,別說胡長庚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就算是一個里正那手裡的權利也很大,尋常百姓都不敢得罪。

胡長庚自是認識這元慶海的,對這人說不上多喜歡,只覺得慣會趨炎附勢,溜鬚拍馬。

所以他只是很敷衍的點了點頭,與身旁的師爺說道:“你去吧,本官還有事情要辦。”

朱遠青跟著胡長庚時間不算短了,對他還算是瞭解,所以能看出他對元慶海不怎麼喜歡。

所以他立即與元慶海說道:“親家公,我們有話去別處說吧,不能妨礙大人執行公務。”

元慶海是個人精,立即明白了他意思,笑著說道:“好好,那我先叫人準備些茶點送過來吧,等中午,再請大人和各位差爺一起去用膳。”

這話是拉攏也是客套,如果他們願意去就好,不願意去就算是客套話了。

胡長庚沒有搭話,元慶海識趣的沒再說了,與朱遠青一起告辭離開了。

一旁的里正臉色略微難看,他身為里正,卻不如那元慶海能說上話。

這時胡長庚看向他。

“元里正,勞煩你在村裡尋一塊適合蓋房子的宅基地,另外再擇良田三畝,全部過戶到元君瑤名下,田契和地契官府明日便可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