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藝恩的照片出圈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這句話剛說完,低眸就見到臺下的藝恩做作地握緊雙拳,似乎是怕他一個練習生會冷場,捏著嗓子喊:“雞拽來根!”
因為捏著嗓子,發音都受到了影響,權至龍瞬間憋不住了,“噗呲”一聲笑了出來。看起來很冷漠的臉也露出了本身可愛的模樣。
就連本來和其他藝人自我介紹時相比冷淡了許多的觀眾也笑了,紛紛學著那不知道哪裡傳來的“雞拽來根”,一起喊著這古怪的發音。
預定唱三首歌的權至龍第一首就是自己最新寫的“gdragon”,因為旋律簡單,原本設想中當他第一遍唱出“不知道我的名字就麻煩啦g the dragon)”之後觀眾就能自然而然地在g the dragon那裡開始互動。
沒想到今天被藝恩一攪和,每當他伸出話筒時,全場就是巨大的“雞 the 拽來根”。
唱著唱著,在舞臺上的權至龍都笑了起來,他試圖把觀眾們拉回來,舉著話筒大喊,“g the dragon!”
結果臺下不止是觀眾,連公司的前輩們也舉起雙手放在嘴巴上做喇叭狀——“雞 the 拽來根!”
李·罪魁禍首·藝恩興奮伸手歡呼,喜提臺上竹馬帶著笑意的瞪視一眼。
接下來連著和perry唱了《stor一起表演了《帥氣紳士》,結束時竟然有觀眾開始歡呼他的藝名了。
權至龍在舞臺上還能沉下心,到臺下時就忍不住了。從舞臺到藝恩邊上的那兩下,直接走出了最裝模作樣的姿態,臉上的表情都驕傲極了。
第一次上這麼大的舞臺,就連權至龍都難掩激動,更別說是藝恩了。當她被guy前輩介紹著出場時,她更是直接放飛了自我。
一段讓她展示的freestye舞蹈簡直是把自己的看家本領都拿出來了,從爵士到街舞的地板動作和託馬斯,在b—gir還很少的年代,現場的觀眾幾乎要把嗓子都喊啞了。
“藝恩很激動嘛?”guy滿臉笑意,用手摟住藝恩,朝著舞臺下的觀眾介紹,“這是我們公司最小的舞者哦,是不是超級棒,還會跳芭蕾,大家想看嗎?”
不怕bgir跳breaking,就怕她們跳芭蕾。當藝恩真的換上足尖鞋和白色tutu裙上場時,現場所有人都懷疑自己真是來了一個hiphop公司的演唱會嗎!?
你們公司還有人能跳芭蕾?!
雖然已經兩年沒跳,然而練了六年的肌肉記憶加上一個多月的重新訓練,讓藝恩在這個舞臺上像是發著光一般。
簡單的舞臺上只有一束追光,腳尖繃直、身材舒展,換上這身衣服時大家才發現她的身體比例多麼完美,當現代芭蕾的音樂取代了流行樂時,現場都安靜了下來。
當她的雙臂向上延伸時,身後形狀完美的肩胛骨彷彿真的要長出兩支翅膀一般。從她兩段轉瞬即逝的舞姿中,全場好像看到了生命不同的顏色在同一個人的身上都綻放出鮮豔的色彩。
權至龍也安靜了下來,盤腿坐在觀眾席前雙手撐在自己的下巴處,視線隨著舞臺上的藝恩而動。
藝恩笑著摸了摸腦袋兩邊的兩片小羽毛,雖然彩排了兩次,可是卻都是穿著常服練習的,這次重新穿上這裙子,竟然還有點懷念。
她踮著腳尖,雙手放在tutu裙的兩邊,優雅屈膝謝幕,和之前跳著街舞的狀態截然不同。
“啪啪啪。”權至龍率先鼓掌,歡呼著“藝恩大發!”
直到演唱會要結束時,所有人上臺一起致謝道別,藝人們熙熙攘攘地擠在前面,而他們幾個練習生自然全站在了沒有鏡頭的後方。權至龍還在驚嘆,“天吶,藝恩你真是長大了,以前跳芭蕾的小豆丁現在換上裙子腿有這麼長!”
他把兩隻手一伸,拉長的距離誇張到藝恩自己都看不下去,“要是這麼長,我得長到兩米吧?”
權至龍挑眉一笑,把手壓在藝恩肩膀上,另一隻手賤賤地去摸她頭上的小羽毛,“我們藝恩真是長大了,以前的羽毛好像也沒這麼大。”
他用手比對了一下,隱隱約約只記得小時候似乎她頭上的羽毛還沒有自己的手心大,現在竟然有自己的一掌大小了。權至龍不禁感慨:“哎一古,ui藝恩的頭也變大了不少吧。”
藝恩忍不住瞪了他一下,“你的腦袋也長大了不少呢。”前輩們的講話聲漸漸從左傳到了右邊,天上也慢慢飄下了彩帶,她抬手把自己右邊的小羽毛摘下,往他黑色的帽子上一別,“既然你這麼喜歡,就送給你!”
權至龍還真笑著低頭等她給自己別羽毛,白色的羽毛在黑色的帽子上,竟然神奇地好看極了。
拍到這照片的陳英翻了一下相機裡的照片,糾結了一下還是將這幾張照片傳上了已經更新了許多年的部落格,這麼多年來,她拍的照片幾乎都是藝恩的單人照,部落格上第一次出現了雙人照。
可是這張藝恩撅著嘴低著頭給男生別羽毛,而男生寵溺笑著的照片實在太美好了。她看了好幾分鐘,越看越覺得自己心裡暖暖的。
幸好買了最前排的票!
相機裡的照片被一張張滑過,有藝恩盤腿坐在觀眾席地上舉著雙手歡呼的、也有她穿著一身sag跳著街舞的、最多的還是全場黑暗下,她踮著腳尖露出優美的下顎線芭蕾舞現場。
陳英笑著把照片也傳了一份到韓國的粉絲論壇還有中國的貼吧上,想了想,又傳到了一個最近歐美新出的一個叫facebook的社交軟體上。
兩個月後,和幼兒園好朋友智勇保持聯系的藝恩震驚地發現對方的qq頭像竟然是自己從來未給他發過的照片!
與此同時,“藝恩吶……這是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