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長曲靈不想當,但班幹部她是想要爭取的,當了班幹部,證明具備領導能力,在將來,也是履歷上的一筆。

等正式開始上課時,第一堂課,就是讓同學們互相認識,並選出班幹部了。英語甲)班的擔當老師叫李春亮,是個戴著眼鏡,有些矮胖的中年男人,也就四十來歲的年紀,但腦門前一片光亮,只剩下零星幾根頭發蓋住稀疏的頭皮,他的外號叫“禿老亮”,不知道是哪一屆同學給起的,這個外號比他的大名還要響亮。

學校的教學和管理結構與曲靈之前認知中的不同,學校的領導班子,是教工代表、學生和工宣隊三結合的革委會。

而每個專業又由學生、老師、工宣隊組成教研小組,每個班又按照這個配置,組成小型的教研小組。學生和老師們共同設計、討論課程。換句話說,學生學什麼,老師說了不算,學生說了才算。所以“禿老亮”這個老師,在學生們面前極為客氣,說每句話之前,都要問問“同志們怎麼看,同志們怎麼想。”

畢竟工農兵大學生們是帶著“上大學,管大學,用馬列主義、主席思想改造大學”的使命來的,換句話來說,學生是學校的主人,而老師則是被改造的物件。

這種情況下,老師們的態度自然是謹小慎微,慎之又慎。

班上20名同學,女同學11名,男同學9名,女盛男衰,相對於女同學這邊,男同學之間的年齡差距就更大些,最小的19,最大的都28了。那位28歲的男同學叫劉建國,66年之前就下鄉了,紮根農村十年,即是班裡頭年紀最大的,也是響應主席號召,政治性最強的,自然而然就成了班裡的領導者。

這曲靈可爭搶不了,只能看看以後有沒有表現的機會了,目前當務之急,還是把專業課學習好。

這些學生們,每個人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有小學沒畢業的,有初中、高中的。有老三屆,踏踏實實經過正統教育的,但更多人中學階段基本就沒學過什麼知識。為此,學校白天教專業課,晚上開補習班,給文化基礎太差的人補齊知識。

曲靈不用上補習班,又因著跟鄒師傅學過一點,好歹是有基礎的,學起英語來進度就快一些。她也非常刻苦,每天老早就起來,到學校裡的小樹林處大聲朗讀、背誦,練習口語。一開始,白小梅還天天跟著她起大早,後來就懶了,只剩下曲靈自己還在堅持,冬夏寒暑,風雨無阻。

很快,整個外語系,都知道了曲靈,她以一種很奇怪的方式出名了。

因著她英語學得好,人又好相處,班上很多同學都跑來和她請教問題,每次,她都熱心地教授,遇到嘴笨的,理解力差的同學,也始終保持著充足的耐心,很快,她的人緣也好起來,同學們提起曲靈,無不舉起大拇指,說她是個好同志。

10月份,迎來了入學以來的第一次測試考試。

老師在黑板上出題,同學們自己在本子上寫下答案,老師將本子收上來,當場判卷。

曲靈只錯了一道拼寫題,總體來說,對於自己如今的水平還算是滿意,她正幫著旁邊的白小梅解答問題,忽地,身後傳來“嗚嗚”的哭聲。

轉頭去看,卻見是李招娣,趴在桌子上,哭得厲害。

“她怎麼了?”曲靈小聲問著身後的秦樺。

秦樺撇撇嘴,說:“她得了滿篇的x”。

老大姐何春蓮忙過去安慰,李招娣的哭聲卻越來越大。滿教室的人都停下來,聽著李招娣的哭聲。

劉建國搞清楚緣由,見李招娣不拾勸,將好好的課堂搞成這樣,就不耐煩了,站起來說:“李招娣同志,這是在課堂上,你哭成這樣算什麼事兒?這次沒考好,下次努力就是了!”

李招娣忽地就站起來,卻不是針對劉建國,而是朝向“禿老亮”,怒瞪著哭紅了的眼睛,激聲說:“我要批評李春亮,搞這樣的考試,是對沒有英語基礎貧農的迫害!”

這句話,讓整個教室都安靜了。

雖然工農兵大學生們是要來改造大學的,入學以來,也沒有間斷了批判和政治鬥爭,但從來沒有這樣直剌剌地針對過自己的老師。絕大多數人對於英語這門從來沒有接觸的學科和語言充滿著好奇,對於教授這門語言的老師也保持著尊重。

卻不料,李招娣竟然因為自己考試沒有考好,而要批判李春亮。

批判啊,那可是能讓人脫層皮的!

李春亮的禿腦門上這會兒已經泛出汗珠,臉上滿是驚恐之色,好似回憶起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嘴唇哆嗦著,手扶在講桌上,有些發抖,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這些年來,李春亮都在夾起尾巴做人,但作為老師的責心人又讓他沒有辦法放任學生們,於是就在學習上抓得緊了些,卻沒想到為自己招致了無妄之災。

曲靈懸起了一顆心,腦袋裡頭迅速組織著語言。她得幫助李春亮,如果真的開起了批判會,這位可愛的禿腦亮可就要遭殃了!

她絕對不能讓李招娣這樣的人得逞,否則,以後,再沒有老師敢真心教他們了!

好在,聰明人不止曲靈一人,還未等她開口,班裡的學生領導,事實上的班長劉建國又開口了,厲聲說道:“李招娣同志,你這是把私人情緒上升到了階級立場上,你這是錯誤的!”

何春蓮也開口:“是啊,李招娣同志,李春亮老師做的這次測驗,就是為了測試大家的水平,你沒有考好,下次努力就是了。”

李招娣卻不依不饒,但她對劉建國似乎有些懼怕,只管朝著何春蓮喊:“你的階級立場呢,還記得我們工農兵學員的職責嗎?我看他李春亮就是為了讓我這個貧農出醜,來彰顯他臭老九的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