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應該知足(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人不服,站起來反駁,當初是於耀陽答應上面安排好這些老祖宗,哦,是老員工,現在整這出是什麼意思?
比犯渾,於耀陽可不怕,人家就是混子起家,誰能比他混?
資本家的獠牙一露,不服也得服!
當初上面說的是不主動辭退,不包括自行離職。
去南方的那批人選,都是他和如棠研究過的害群之馬,留下來只能分裂廠子,不利於長久發展,婦人之仁留著他們,只能讓他們把廠子搞的烏煙瘴氣。
早晚會走上破産的老路,改革會有陣痛,但都是一時的,痛也要忍著!
這些人不服,聯合起來跑到上面鬧,上面試圖找於耀陽夫婦談話,被如棠拿出來的一疊報告和合同懟回去了。
如棠這個後勤保障可不是吃幹飯的,跟她講政策,政策早就被她吃透了。
合同上白紙黑字規定的義務,她和她男人都做到了,沒有違背任何一條法律,一切都是按著流程辦。
至於說人情,那就更不好使了。
如棠檔案袋裡厚厚一疊資料,都是她和於耀陽清算的那些人的過失,論背調能力,誰能比如棠更厲害?
留著這些養尊處優的害群之馬,藥廠就算再弄一百個秘方都盤不活,領導你是想要我們這樣的地方企業創收還是虧損啊?
就這一句,把所有的話都噎回去,領導也無計可施。
能把企業做到滴水不漏的,只有這兩口子了,很難想象這是剛畢業大學時會有的魄力和手腕。
又或者,是本就有能力的小兩口,在大學裡歷練了幾年用知識武裝了自己,如虎添翼。
看著這樣的夫妻,領導也只能感慨一句,江山代代有人出,時代變了,未來,終究是屬於年輕人的。
如棠夫婦的改革推行的十分順利,這要得益於如棠完美的輔助和於耀陽鐵血的手腕,建新廠的方案逼退了近八成的蛀蟲。
剩下的人硬著頭皮去了南方,沒挺過兩個月也都回來了。
至此,廠裡的實權才徹底交到於耀陽手裡。
雖然清除掉了近半數的管理層,但對底層工人,於耀陽夫婦並沒有縮減,甚至加強了工人的福利待遇,在原來的工資基礎上,增加了績效獎。
於耀陽單獨成立了業務部,招了一批業務骨幹,好多都是從大學裡挖來的。
母校已然成了他的人才儲備庫,大膽的啟用新人,這是讓很多人都想不到的。
那些被夫妻倆掃掉的元老們都等著看於耀陽夫婦失敗,用了這麼多新人,能有個好?
前半年,效益增長不明顯,賬面一直是虧損的。
全憑於家其他産業輸血維持,這局面讓跟於耀陽不對付的眾人笑死。
就算這小子財大氣粗,也架不住這麼賠吧?
就在這些人假牙都要笑掉的時候,局面發生了改變。
原來這半年小夫妻並沒有閑著,他們忙著上報新藥,談裝置拉投資,層層審批下來,剛好是半年。
藥廠增加了新的生産線,開始批次生産從老廠長手裡拿到的秘方藥。
那些老狐貍們坐不住了,卻還存著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