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在家熬過豬食呢

於耀陽在看到如棠做成了第一單生意後,馬上調整了心態。

他平日裡倒騰糧食,商業嗅覺很敏銳,意識到火車站是個巨大的市場後,他開始配合如棠。

用紙杯裝海螺螄,分給周圍的人試吃,剛剛如棠也是這麼招攬生意的。

圍觀的人一開始有些不好意思,擺著手說不要,但架不住於耀陽會忽悠,他視線掃過人群,最後落在一個看著就不好說話的老太太身上。

“大娘,聽你口音是本地人,長了個利索麵相,一看做飯就好吃,你給點評點評。”

被他喊嬸的是個六十多歲本地老太太,看到這圍了不少人,就過來看熱鬧。

看到賣炒海螺螄,老太太滿臉不屑,感覺這不是騙錢嗎,這玩意也能賣?

於耀陽把試吃的遞過去時,老太太擺手拒絕,奈何小夥人帥會說話,把老太太一通誇。

老太太被於耀陽誇得暈暈乎乎,抓起一個放嘴裡,這一嘗,神態微微發生變化。

“好吃嗎?”如棠期待地看著老太太,老太太雖然很想抨擊一番,但不得不承認,這是她吃過最好吃的海螺螄。

“炒得火候剛剛好,你是怎麼調味的?”老太太問。

茶葉蛋女在人群外抻著脖子看,聽到老太太這麼問,嘴都要撇到耳朵後面了。

賺錢的營生,哪能告訴別人?

這老太太就是看人家炒的好吃,存著佔便宜的心思過來問配方了,吃了大半輩子的海螺螄,都不知道能這麼炒。

本地人吃海鮮的方式可謂是樸實無華。

所有帶殼的海鮮只有兩種處理方式,蒸,或是煮,並把這種堪稱粗暴簡單的烹飪方式統稱為“鮮”。

螃蟹和蝦這麼做自然沒問題,但是帶殼的小海鮮,還是有點醬汁更好些,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調味料算在副食品行列,也是金貴的很。

沒有人捨得用如此金貴的調料搭配不值錢隨處可見的小海鮮,所以哪怕是在海濱城市,如棠炒的這道菜也是禁得住考驗,讓人吃了為之驚豔。

面對大娘偷師的提問,如棠也不藏著掖著,大大方方的回答:“想要把這道菜做好不難,我炒下一鍋的時候你可以看看,很簡單的,不過想要做的好吃,還是要看辣椒醬的品質,外面賣的辣椒醬很難炒出我家的味道。”

她敢把攤子支出來,也就不怕別人學,不可能有人炒出跟她一樣的味道。

“這個蒜蓉辣椒醬是我家裡秘傳的,除了我們誰也做不出這個味來。我也不怕瞞大家,我們這個海螺螄是不值錢,值錢的是這個辣椒醬,賣的就是個手藝和辛苦錢。”

老太太臉皮厚,站在邊上等著看,此時周圍一圈人已經嘗過了,紛紛點頭。

這裡面也不只有外地人,本地人也圍了不少,大家都在看熱鬧。

於耀陽分了一圈後,真有幾個人掏錢買,於耀陽負責收錢,如棠負責招攬生意。

剛炒出來的一小盆海螺螄很快就賣了一半,好多人嘗過後覺得風味獨特,一買就是2份,畢竟2份還便宜1毛錢。

如棠又開始炒第二鍋,幾個本地大媽目不轉睛的盯著,想要把手藝偷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