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章 這點事都要算計?

花窗下,喬家二房的趙氏聽著女兒不滿的抱怨,也皺了皺眉,壓低聲音道:“怎麼沒用了?你本就是他妹妹,如今他中了探花,與那狀元郎日後便是同僚,肯定多有交集,我剛剛才差人打聽到了,這次的狀元郎可還未娶妻,比喬愉之還要小三歲,是個極好的人選。”

大梁早前便有榜下捉婿一說,這些新科進士雖說年齡不定,但每年也總有那麼幾個成績出眾的年輕兒郎叫金梁城中的勳貴之家看上,結姻親之好。

而今年的狀元郎更是驚才絕豔之輩,名喚裴瑄,出身嶺南寒門,家中雖不顯赫,但他才學十分出眾,剛剛年滿二十便成了新科狀元,可謂是今日最受關注之人。

趙氏有意要給喬霏霏去說說狀元郎這門親事,趁著裴瑄在金粱還未站穩腳跟,最是好拉攏的時候。

只是如今裴瑄風頭正盛,城中想要與他結親的定是大有人在,但他來金梁時聽說只帶了一個書童,身邊並無父母長輩,所以想要說親只能直接找他本人來說。

這時候趙氏便想到了喬愉之。

既然兩人同為今科一甲,那日後便是同窗,這層關系她自然要利用上,而且若是利用得好,這門親事能說成的機會不就更大了?

所以今日趙氏在打聽到狀元郎是何人後,立馬就打上了喬愉之的主意。

然而喬霏霏與她想的卻不同。

裴瑄雖然是今科狀元,但嶺南離金梁十分遙遠,她聽說那兒不太富庶,他即是寒門,想來家境也十分一般,雖不至於窮困潦倒,但如何能配得上她?

在喬霏霏心裡,她想嫁的夫婿依然是在金梁城紮了根的大家族中的兒郎,而不是一個寒門狀元。

雖說大梁崇文,但一個這樣的狀元,除了剛出來時風頭正盛,往後依然是無權無勢,還不是得從翰林院修撰這麼一個小官開始做起。

一步一步的,等他勢大,那都猴年馬月了?

所以喬霏霏其實是有些瞧不上這個裴狀元的。

她這麼想的,也就這麼與趙氏說了,末了還道:“娘你還是多去與薛家的夫人走動吧,那日園遊會貴妃娘娘定會對我留下印象,薛家不是比這裴狀元好多了嗎?”

趙氏聽女兒這麼說,差點就要告訴她什麼,但最後還是忍住了,只不由分說道:“總之喬愉之如今考了個探花,與他同窗之人裡多的是青年才俊,這時候你不利用還等到什麼時候?有了這層關系不用白不用,你多巴結巴結他沒壞處。”

“好了,莫說別的了,趕緊去你祖母的院裡,免得遲了惹她不喜。”

說完,趙氏就拉著喬霏霏走了。

因為聽見她們說到二哥的名字而駐足了片刻的喬蓁蓁將兩人剛剛的對話聽了個十全十,她蹙了蹙眉,心裡不是很高興。

趙氏這話裡話外的意思,不過就是看他二哥如今中了探花,在金梁城裡的名聲肯定也會水漲船高,便想要利用他二哥來給喬霏霏謀一門親事。

原本大家都是一家人,若真是需要幫這麼個忙,喬愉之自是會幫的,喬蓁蓁也不會說什麼,但趙氏這做派和說辭卻叫人心裡不舒坦。

她知道二嬸其實對他們大房一直有些酸溜溜的嫉妒,但今日聽得這麼幾句,叫喬蓁蓁感覺,趙氏不光是嫉妒,好像打心底也根本沒把他們當成一家人。

不然何故這點事都要拉著喬霏霏算計?

哥哥高中帶來的喜悅被沖淡,喬蓁蓁的臉色有些冷了下來,她斂了眸子,繼續往前走,邊走邊低聲與身邊的兩個丫鬟道:“今日聽到的這些,你們不許往外傳,尤其是櫻桃,知道了嗎?”

“知道了小姐,我肯定記著的。”櫻桃趕緊應聲。

她知道自己有時候嘴快,尤其是說起八卦的時候,但小姐吩咐的事,她自會牢牢記著,半句都不漏的。

等喬蓁蓁到了季氏的院子外,正巧看到她娘也剛出來,便小跑過去挽上了她孃的手,母女倆一道兒往喬老夫人的院子去。

季氏的眉眼間盡是笑意,看得出是極高興的。

“你二哥今次可是爭氣了一把,今日我得讓後廚好好備菜,晚上我們一家人在中堂好生慶祝一番。”

這麼大的喜事,府上定是要一大家子一起用晚飯的,若不是今日有些來不及,搞不好還要請戲班來府裡唱幾出戲,熱鬧熱鬧。

喬蓁蓁貼著她孃的手臂往前走,瞧見娘親臉上喜上眉梢的神色,又聽見那句“一家人”,心裡總有些不是滋味。

她“唔”了一聲,最後還是彎起眉眼笑了一下:“那自是要的,娘你記得讓秋蕪姐姐將早兩年的青梅釀挖出來,我晚上要敬二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