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新年,朕向諸卿道一聲辛苦。”

狄仁傑連忙說道:“陛下聖明,新春嘉言暖徹朝堂。過往一年,臣等不過盡分內之責,全賴陛下運籌帷幄,指引方向,方有大唐處處生機。新的一年,臣定當殫精竭思,佐陛下施惠民之策,理朝堂政務,使大唐文治昌隆,不負陛下隆恩。”

語落,眾文官齊聲道:“願吾皇萬歲,大唐昌盛!”

武將之首李勣也說道:“陛下洪福齊天,臣等蒙陛下信任,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邊疆雖有風雪,然為大唐守土,將士們一腔熱血從未冷卻,幸不辱使命。新歲唯願繼續追隨陛下,揚我大唐軍威,保山河永固,臣等萬死不辭!”

“陛下萬年!大唐萬年!”

小公主登基的這幾個月,沒有什麼大動作,朝堂正常運轉,文武百官也還算滿意。

至少覺得小公主是靠譜的,沒有胡搞。

正所謂不怕二代玩物喪志,就怕二代雄心壯志。

喜歡玩的劉禪,對國家的危害肯定是比楊廣小的多的。

小公主覺得這種權力的感覺還不錯笑著說道:“既然如此,之前的變革也開始吧!”

小公主說的輕描淡寫,在世家一派的耳中就是晴空霹靂,宛如炸雷。

居然還要變法。

立刻有人站出來了,“陛下,所謂變法,觸動根基。我等累世簪纓,祖祖輩輩依祖宗之法維繫大唐風華至今,田間隴畝、朝堂宮闈皆有章法。陛下輕言變法,車同軌、書同文,可如今政令暢達,萬民安業,貿然更張,恐致亂象。且各地風俗有別,強行劃一,恰似逆水行舟,徒增紛擾,擾我大唐安穩根基。”

另一個再次開口:“若古法不可依,當初何來盛世奠基?莫要為那虛無縹緲海外新土,毀我大唐本土昌盛根本。”

更有陰柔者委婉勸誘:“陛下,您貴為九五,當知平衡之道。變法雖有宏願,然推行艱險,莫不如緩圖,共保大唐既有榮光,徐徐圖之,內外方得太平,何苦急切行事,引發動盪,令親者痛、仇者快。”

世家那一波人,強烈反對。

這是小公主意料之中的反應,絲毫不意外。

“諸公所言,看似在理,實則短視。祖宗立法,意在圖強,彼時困境,與今不同。如今海外新土納於大唐,然治理維艱,若因循守舊,政令難通,各地異制,何來長治久安?朕非不知諸位辛勞,然時代更迭,不變則退,變法為大唐萬代基業,非為一時之私,願諸公順應大勢,共鑄輝煌。”

小公主加大聲音,“父兄兩代人,嘔心瀝血,勵精圖治,無數大唐將士拋頭顱灑熱血,出生入死,歷盡千辛萬苦,方才換來如今的天下一統,四海歸一。”

“若不變革,遲早生變,待將來丟了父兄基業,朕與諸公還有何面目見太宗皇帝!”

小公主態度也很堅決。

“陛下,這會毀了大唐基業啊!不可,萬萬不可...”

“變法誤國誤民,不可...”

“嘭!”小公主一拍案桌,“肅靜!”

“朕要告訴諸位,變革之法從太宗皇帝開始謀劃,是貞觀一朝先輩心學之作,非誤國誤民之法,此乃強國富民之法,朕必遵之!”

“以繼父兄之志!”

“此事,沒得商量,沒有人能阻止!朕心意已決,休得復言!”

一群守舊派直接跪下反抗。

武照示意,禁衛軍進入太極殿。

直接拖守舊派的人。

“都是我社稷之臣,怎可拖拽?”小公主看向禁衛軍,“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