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清池。

朱元璋帶著常遇春,穿的便服,從州府小門溜了出來。

不從小門也不行,門口居然陸陸續續來了不少百姓堵著,想要給那殷靈毓申冤。

朱元璋罵罵咧咧。

“還真是不貪,最貴的居然是官衙廚房裡好些子瓶瓶罐罐調料香料,聽說還會做飯,是真不虧待自己的肚皮啊!”

“明明有個單獨的箱子擱書房,咱還以為能翻到點兒啥賬本呢!開啟一瞅全是仵作那套東西!”

“真見鬼了!咱第一回見有人那麼珍重的放小刀錘子的!”

常遇春欲言又止。

上位咋這麼激動啊?比吃敗仗都生氣,為啥啊?

尚且不理解朱元璋“脫粉回踩”心態的常遇春明智的選擇了閉嘴。

還沒走出多遠,響起沉悶的鼓聲。

有人敲登聞鼓。

偏偏是在他剛把人撤下去,沒人管的時候!

朱元璋深吸口氣。

“走,看看去!”

敲鼓者是個十幾歲的少年,滿臉淚痕,官府裡他們的殷知州被下了獄,判官和吏目卻還在,將人迎了進去,卻不想那少年直接在門口一跪,一邊磕頭一邊大喊。

“求求各位大人救我家小妹!求求各位大人!救救我小妹吧!我家阿姊已經被殺了,可是小妹不知被賊人抱走去了何處了!”

“你先起來。”宋姓的判官連忙把人往起拽,現在陛下可是在這城裡啊!怎麼還能出事?

哦對,陛下先把他們上司給整出事了的!

心裡淚流滿面,面上卻也不含糊,宋卓文乾脆就在門口開始問話,省的再顯得自己心虛不管事一樣。

不行還可以趁著殷知州還活著去問他…啊不,她嘛!

少年姓楚,叫楚青舟,家裡上有姐姐,下有小妹,父母是分出來又從南方才搬過來不久的,因為知道北方這邊分地,就跑了過來。

本來才安置下來不久,父親會木工活,母親會刺繡,雙雙出去找事情做,想著過渡一段時間,多賺點錢。

楚青舟也是一樣的,他雖然不算太大,到底是男丁,碼頭扛包做不了,在城裡給人當小工總還是能拿到些錢和東西的。

這不,今日點心鋪子開了大單,提早打烊,剩下一些零碎點心,放久了就變味了,人家貴人也不能要,就分給了店內的夥計,順便放了假。

楚青舟滿心歡喜抱著帕子包的珍貴的好點心往家走,想著給父母和姐妹都嚐嚐,卻發現院門虛掩著,推開一看,阿姊成了具無頭屍體,小妹也不知所蹤。

面色慘白的楚青舟一屁股坐到地上,懷裡的點心也都掉了出來,手腳並用爬起身,眼淚淌了滿臉,一腔的恐慌與憤怒,這才跑到官府門口不管不顧敲響了登聞鼓。

反正,聽說滄州知州是好官,一定能幫他找到妹妹,還有兇手,來給阿姊報仇的!

眼看著那些官吏和那少年走進了衙門裡,朱元璋看了常遇春一眼,常遇春會意的帶著他出示了腰牌,輕鬆進了去。

正打算去獄中的宋卓文:……

聽完宋卓文委婉表明不太會查案的朱元璋:……

你不是判官嗎!你幹什麼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