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誓言(第1/2頁)
章節報錯
他們又不好意思直接要方子,畢竟也都是有頭有臉的人,拿錢買吧,也沒找到合適時機,每天兩眼一睜就期待今天是紅燒豬肉還是酒燜鴨子,人那是越聚越全,臉皮那是越來越厚,燒火那是越燒越熟練。
畢竟總不能真把人當廚子使喚,他們不上手幫廚光等著吃的話,也太過不要麵皮了些。
他們出城相送時,戲志才就站在曹操身邊,猶豫了許久,最終還是上前問了。
“靈毓醫治了志才,就不怕他日相逢,你我於戰場上兵戈相見麼?”
他從一開始就一直想著這個問題,畢竟殷靈毓是劉使君的人,而他是主公的人,他們這些謀士,各為其主,死活不論,舊情不念,只管是出謀廝殺,每一步都把人往死裡算計的。
那他為什麼要救他,還是如此用心的,每一頓飯都照顧到口味和藥性的,無微不至又無所求的,甚至還給他按照體質留了幾張膳食單子。
明明看著他去死,利益才更大,傷寒本就難治,他完全可以推說自己病重救不成,或者乾脆不來,不是嗎?
“因為我是以醫者的身份來的。”
意思是,他們請醫生,醫生治病救人,就這麼簡單。
別說戲志才和荀彧,就是向來不願輕信了人的曹操也是心神震動。
“醫者,當活人濟生,祛疫消癘,若縱私心,挾術以戕人,則患信崩隳。”
“病者惴惴,莫敢求診,醫者恣睢,棄療傷活人之本,若如此,則岐黃之道,其存焉用哉?天下蒼生,豈敢用醫求醫?再遇疾痛,唯等死耳。”
小少年牽著馬,高束著馬尾,姿容清皎,眉目如畫,笑的落拓灑脫,落在眾人眼裡,剎那間其餘東西都失色。
“故此,師門有訓,凡為醫者,必懷仁心,視患如親,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普同一等,方為醫也,此誓曉諭天地,靈毓莫敢忘。”
是現代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精神,也是師父孫思邈的《大醫精誠》裡的話,更主要的是,她其實也帶了目的的。
說完,殷靈毓也不管驟然安靜的城門口,看向關羽。
她自己上不去馬。
關羽沒去拎她,而是伸手墊在馬腹那裡,示意殷靈毓踩著自己的手上馬。
殷靈毓哪兒好意思,正遲疑著,典韋搶著走出來,蒲扇似的大手往關羽手邊一攤:“某願為殷兄弟牽馬相送。”
殷靈毓一看這次沒人拎自己了,也只能接著典韋的手翻身上馬,頷首道:“多謝典兄。”
“何須客氣,”典韋鬆手後退一步,憨憨的面孔上也有些不捨:“祝你順遂平安。”
他不是很懂那些彎彎繞繞,但在他心裡,會給他做大份的吃的,不嫌棄他吃得多說話又糙的殷珏,是僅次於賞識他的主公的好人。
而且,上個馬而已,殷珏輕得很,踩不疼他。
關羽照舊提著刀,殷靈毓照舊揹著小包袱,二人帶著水囊乾糧走遠,曹操心有慼慼。
涿郡是專出人才嗎?不對啊?一向有這個美譽的不是本初的手下嗎?
這樣的大才他也想要!
“以術救人而不挾私利………只可惜,不為我所用。”
殷靈毓是就要了張拜帖,但不代表劉備什麼也不要啊,就是不要,他也不可能就真的什麼都不給了,這可算是好大份人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