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拓土(第1/2頁)
章節報錯
倆人見好就收,笑嘻嘻的應了。
區區一個交趾,李世民都提不起興趣去親征,他忙於土地和教育,之前挑撥世家內鬥都算小打小鬧,這才是真的撅世家的根的東西。
富者田連阡陌,竟少丁差,貧民地無立錐,反多徭役,這是一個讓人無可奈何的現象,貧民百姓供養著整個國家,但那幾乎是貼著骨頭刮油,年景好能多留些口糧,年景不好也就只能果腹。
但殷靈毓上次卻說,按地畝之多少,定納稅之數目,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
這樣的計策一出,李世民理所當然的瘋狂心動,要知道現如今的隱戶依舊常見,百姓養活不起一大家子的人,要麼拼命開荒,要麼就躲進山裡,或者把自己賣給富戶,這樣的狀況可以說是屢見不鮮,自漢朝以來便常見常有。
從前再怎麼減免稅收,也不能不考慮國庫,現在麼……
李世民半眯著眼眸,看向一旁做成了表格,裝訂好的賬冊。
幾個鋪子的利潤已經超過了十分之一的稅收,那麼商稅又是否合理?能否…效仿攤丁入畝之策,多賺多收,少賺少收?
但清量天下土地,查明各家賬本,都不是易事,反撲的會是除了真正窮苦人外的所有人。
但想想還在努力研究的殷靈毓,想想為女官忙碌的觀音婢,再想想一把年紀了還得處處拿自己的剩餘政治資源給自己撐腰的耶耶……還有跟隨在自己身後,為了社稷耗費心血的那些臣子。
李世民想,他沒理由退縮,也不會允許自己畏懼。
本在高宗時期併入安南都護府的交趾,悄無聲息的成了大唐的又一塊兒領土。
交趾國主後悔也來不及了。
本來嘛,給點東西就能相安無事的事情,誰叫他太過自信,又不想把本國的好東西輕易給出去,自以為大唐不會拿他如何,想著坐地起價。
這下可好,使節團一走,大軍一壓,抹著眼淚和頡利作伴去了。
簡單的放個風而已,尉遲敬德和程知節都懶得吹噓,什麼檔次,也配和打東突厥比。
而殷靈毓的莊子上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毓兒啊!”
殷靈毓深呼吸。
“耶耶怎的來了?”
李淵笑起來依稀能看到幾分神似李世民的樣子,也對,他們原本就是一類的驕傲的人。
“你二哥太氣人,不想和他呆在一起。”
哦,吵架沒吵過。
李淵也懶得再在殷靈毓面前端什麼義父架子,往樹下的搖椅上一癱:“有沒有什麼新的吃的?”
殷靈毓叫人端上一盤黃油曲奇,小巧可愛,李淵陪著茶有一搭沒一搭品,奶香濃郁,酥潤可口,很合胃口。
吃著吃著嘆氣,叫隨身侍從往宮裡再都送點,明面上說著給高明也嚐嚐,分的卻帶上了李世民的份兒。
典型的嘴硬心軟。
殷靈毓也不戳破,帶著李淵去做授粉,李淵起先還逞強,說什麼也要跟著那些人一起,下人攔也攔不住,換了身衣裳就跟著殷靈毓下田。
田裡養了些草魚,水裡多少帶上了腥氣,站在泥濘的田壟裡,李淵學著殷靈毓的樣子,覷著眼睛細細分辨,可惜看花了眼也只覺得稻花都長得差不多。
“我眼鏡呢?去取來!”
玻璃鋪子最賺錢的並不是安窗子,也不是各色擺件和杯碗碟子,而是需要量身定製,耐心打磨的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