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建拉著匡章的手一步一步邁向了王位,在王位的旁邊他令人又打造了一個位置。

而這個位置就是特意為了匡章準備的,然後齊王建恭敬的把匡章請到了這個位置坐下。

“我們齊國定當崛起了!!”

“有匡章老將軍出馬,在匡章老將軍的帶領下區區一個秦國而已還不是隨意拿捏??”

“真以為給秦國三分顏色就能開染坊了??”

“或許秦國已經忘了被我們支配的恐懼。”

“他們已經遺忘了是誰打得他們割地求和,也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忘記了是誰打破函谷關。”

“……”

滿朝文武議論紛紛。

言語之間只有對匡章的高度讚揚。

畢竟匡章的個人戰績那是在戰場上一次一次打出來的,他絕非是那種浪得虛名的統帥。

“肅靜!!”齊王建揹負著雙手站在大殿的頂端,他臉上帶上了一絲笑容:“匡章老將軍憂國憂民,曾在我齊國三任君王下發揮餘熱。”

“他這一生都投入到了我齊國的建設之中,他無疑是偉大的,他的功勞是毋庸置疑的。”

“說他是我齊國的救世主也不為過。”

“對於這種為國為民的將軍寡人也是極力讚揚的,為了封賞他對我齊國做出的傑出貢獻。”

“寡人慾封他為一字並肩王。”

“誰贊成,誰反對??”

齊王建揹負著雙手。

為了齊國的未來他也是拼了。

雖然一字並肩王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了他這個齊王的權力,但比起亡國來說這算不得什麼。

不然他也不知道該如何拉攏匡章。

畢竟匡章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走到了位極人臣的地位,一個大將軍對他來說就是羞辱。

“大王聖明!!”

“大王英明神武實乃我齊國之辛也!!”

“大王慧眼如炬臣拜服!!”

“……”

滿朝文武沒有人拒絕。

或者說也沒有人敢拒絕。

相比起被秦武誅殺九族的風險,封匡章為一字並肩王無疑是齊王建最英明的決定。

反正對他們滿朝文武的影響也不大。

一字並肩王影響的也只是齊王手上的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