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龍華現猿蹤(第1/2頁)
章節報錯
路寧知道楚玉書與自己不同,不但有父母管束,楚家在萬年縣也是有名大戶,賓朋故舊極多,不似路家在太平縣向不與人往來,故此也不以為怪,“既然如此,便等他們一等就是了。”
說話間,那錢、範二人已帶著人走到近前,與路寧、楚玉書見禮,攀談一番,路寧聽得言談,果然是兩個草包,不免在心中暗暗搖頭,由著楚玉書和他們敷衍。
這兩人也不知路寧是誰,只聽楚玉書說是太平縣昔日的同學,也有秀才的身份,便也就不去管他,只顧扯著楚玉書說話。
原來這兩人雖然腹中無物,是兩個草包,卻最恨被人看輕,是以十分愛在人前顯擺自己讀書人的身份,一開口便是搖頭晃腦的之乎者也,言必稱詩文,偏生腹中無物,只有酸臭之氣充盈,因此同學之中向來無人與他二人相交,唯有楚玉書礙於情面敷衍幾句,卻被兩人引為生平至交。
此番在龍華山偶遇,錢、範二人端的是喜出望外,那錢統便興沖沖地道:“楚年弟,今日難得有幸同遊龍華山,你我三兄弟皆是天下間有數的大才子,同遊名山豈能無詩,要不然我們三人便各作一首游龍華如何。”
楚玉書心裡咯噔一聲,暗叫不妙,“這兩個貨果然興致大發,又要作詩,豈不是要了我的命去?”連忙擺手謙遜道:“不成不成,兩位年兄大才,自然做得佳詩,小弟卻是不成,沒這般本事,還是罷了吧,看景,看景!”
“楚年弟也是秀才出身,怎會做不得詩?莫要推搪了,依小弟說,便以五里路為限,各自作詩一首,誰人做的不好,今夜宿在龍華峰下通古觀,香火銀子便由誰出,如何?”範岱在一旁道。
一言既出,錢統轟然叫好,便道:“就這麼定了!”只把個楚玉書弄得十分無奈,只能應承下來。
路寧在一旁看了暗自發笑,心說幸好他們沒算上我,玉書賢弟你也莫怪哥哥我不曾相救,遇上如此同學,你我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當下幾個少年各懷心思,沿山路一路徑行入山,那楚玉書被逼無奈,只得一邊觀賞山景,一邊打腹稿作詩;路寧無事一身輕,樂得自在逍遙,樂享風景之餘暗自在心中回想適才楚玉書所言山中諸多靈異之事;偏那錢、範二人,開口便約定要作詩,好不容逼楚玉書答應了要在五里路內各作一首詩,只是任憑他倆一路上搜腸刮肚,把腹內諸般事物都刮將出來,卻也湊不成一首詩來,不免有些著急。
五里路過去,又是五里路,一連走了近二十里山路,眾秀才都走的氣喘吁吁,渾身汗流,卻是半句詩都沒得,楚玉書樂得二人不提此事,剛好與路寧低聲談笑,十分逍遙。
只是眼看著眾人都已經走到龍華峰下,通古觀在望,一番辛苦就要捱過去了,那錢統忽然偶有所得,當下發一聲笑道:“好了好了,詩有了,範年弟楚年弟,你們的詩有了麼?”
範岱也道有了,楚玉書無奈,也只得點點頭,那錢統便道:“既然都有詩了,那愚兄我就先吟自家這首,還請兩位年弟指教。”
說罷,他將手中描金扇子開啟扇了幾下,見得眾人眼光都望向自己,便是那一直漠不關心的路寧都把眼望了過來,有心要聽聽自家有何佳詩,不免有些志得意滿,於是一指那龍華峰道:“愚兄此詩便是以那龍華峰為題,且聽真了:遠看龍華黑乎乎,上頭細來下頭粗,有朝一日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路寧一個撐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卻聽得那範岱用扇子擊打手心,連聲叫妙,“錢年兄所作之詩與小弟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啊,幾位,且聽我這首詩,也是觀龍華峰有感,嗯,有道是:遠看龍華石頭大,近看龍華大石頭,龍華石頭果然大,果然龍華大石頭!”
這兩個憨貨各作了一首“妙詩”,頗為志得意滿,那楚玉書久經這些歪詩考驗,倒還支撐得住,卻把個路寧險些沒笑破肚皮,扶著道邊一棵大樹搖頭喘息不已。
也真難為了楚玉書,明明一肚子不適,還要強作歡笑,恭維錢、範二人,胡亂作了一首詩應景,就想要把這件事打發過去。
卻不想那兩人得意便忘形,見了路寧在一邊暗笑,心中略有不爽,那錢統便道:“這位路老弟,你也是秀才出身,雖然不若我等有才,想必也能作幾首打油酸詩,此番何不也作上一首,有我等珠玉在前,就算詩略差些,想必也能得以流傳,說不得後輩兒孫說起今日之事,也能得個萬昌府四大才子之類的美譽呢!”
路寧哪裡肯陪他們現眼,連忙推脫,只是這兩個貨十分沒眼色,扯著路寧定要叫他作詩,那楚玉書也在心中道,今日我既然跑不了,路大哥你好歹也陪我一遭,於是竟也在一旁推波助瀾,弄得路寧無法,見二人再扯下去怕是連衣服都撕壞了,只得應承下來。
這位路公子雖然如今已經不在仕途經濟上用心,但畢竟有神童的美譽,又讀書成癖,那詩文之道自然也不曾丟下,故此心中只略動了動,便自口頌一詩曰:“千巖萬壑路傾欹,杉檜濛濛獨掩扉;翠竇煙巖畫不成,桂華瀑沫雜芳馨。古塹細煙紅樹老,半巖殘雪白猿啼;露滴紅蘭玉滿畦,閒拖草屣到峰西。閒行放意尋流水,靜坐支頤到落暉;撥霞掃雪和雲母,掘石移松得茯苓。但令心似蓮花潔,何必身將槁木齊;雖然不是仙家洞,春至桃花亦滿蹊。”
原來路寧自從那日龍宮之事後,便對這神鬼之事越發的感興趣,因此今日所作之首,明是觀龍華山有感,暗中合了自家心事,飄飄然有出塵之意,倒是比平日裡所作仕途經濟之詩更好了幾分。
楚玉書是個識貨的,肚子裡有幾分才學,當下不免默默吟哦,頷首不已,錢、範這兩個貨卻那裡知道什麼好歹,搖頭晃腦道:“不好不好,什麼亂七八糟,也不知說些什麼,就聽到白猿一句,這龍華山中向來傳說有一頭白猿出沒,算是應景,其它都不好,比起我倆詩作來,實在是差得不知凡幾。便是楚年弟的詩也比你強勝得多,看來今晚通古觀的香火之資,得路老弟你出了。”
路寧也不以為意,本來作詩便是被強迫,又豈會和這兩個貨一般見識,再說他家境甚好,也不缺這點香火錢,當下便點頭應了,正好算是回請楚玉書一番,謝他這些時日款待之情。
當下這四人在前,家僕護院等在後,一行人浩浩蕩蕩便往通古觀而去,早有那觀中的野道出來迎接,進得觀中,又有管事的道人引幾位公子往後院行去。
原來這處所在名為道觀,卻不是正宗的修道之所,只有幾個野道居住,靠著遊玩龍華山的客人弄幾個香火錢,故此便如世俗中的客棧酒家一般,非但有知客、管事,更有那燒得一手好菜的大廚,十數間頗得野趣的雲房,往來的遊客裡有錢之人多住在此處,倒也照顧得這家道觀生意不俗,規模比起尋常道家有名道觀來也不小些。
通古觀中領頭的野道有個道號叫做雙泉道人,聽說萬年縣中楚、錢、範等幾家的公子來了,忙不迭的迎將出來,安排好酒席以及休息的雲房,統統都是最好的。
路寧見他殷勤,便多給了幾兩香火銀子,那雙泉道人更是歡喜,又命幾個小道士抬出幾甕酒來,卻是野果釀的村酒,雖然酒淡,味道卻好,送給幾位公子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