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5頁)
章節報錯
看完整封信,朱元璋沉默了許久。
對於最後那個‘孔孟為本,管荀為用’的觀點,他並沒有太深的感觸。
作為從草根走出來的皇帝,他內心對什麼傢什麼子都無所謂。
能治理好國家的才是好東西。
尤其是他本人對孟子思想很是反感,對於推崇孟子的觀點自然不太喜歡。
相比起這個觀點,他反而更喜歡馬鈺對管子和孔子的評價。
管子是執政者,是實用主義者,一切以治國為目的,其他的都是工具。
孔子及其門徒是學者,是理想主義者,將大道理視為一切,認為大道得彰世界自然大治。
他認為這個評價可謂是道盡了儒家的本質。
但……
朱元璋心中默默的想到。
儒家的忠孝仁義是治國必須的東西,咱還是得用儒家。
已經不少人給咱提議,要求恢復科舉。
科舉總得有個標準參考,咱本來想將朱熹的四書集註,作為科舉唯一標準。
看來這個考慮有失偏頗。
弄一群只會之乎者也的腐儒,如何能將國家治理好。
還是得弄幾套實用性比較強的典籍才好。
至於要不要用管子和荀子的思想,此事還有待商榷。
以上種種,可見這個馬鈺不是那種只會死讀書的人,確實有點才華。
難怪妹子會寫這封信。
如此大才輕易處死確實太可惜了。
而且他的學問都已經如此淵博,他的長輩又該高明到什麼程度?
簡直不敢想。
如果因此惡了他的長輩,那才是真正的損失。
再想起馬皇后信上所寫,因為剛到應天就被冤枉入獄身陷死地,那馬鈺對大明有很深的成見。
雖然在朱標的勸說下有所改觀,但還是頗有微詞。
一想到這裡,朱元璋眼睛裡就露出森冷的殺意。
差點就讓我大明損失一名治國大才,該殺。
一旁守門的趙二虎不禁打了個冷顫,壞了,陛下生氣了。
朱元璋可沒空理會自己的禁衛首領,心中還在盤算,如何處置那些貪官汙吏。
必須要重重懲處。
等咱回去全部剝皮萱草,咱倒要看看是你們皮厚不怕死,還是咱的刀鋒利。
想到這裡,他再次將關於大明律的奏疏取了出來,在上面加了幾段話。
官員貪腐超過六十兩,不論身份地位一律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