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2/6頁)
章節報錯
這是最好的時代。
宋朝將殘留的貴族、士族徹底送走。
蒙元野蠻的統治,徹底摧毀了過往形成的社會結構。
草創的大明百廢待興猶如一張白紙,繼任者可以不受任何掣肘,書寫自己屬於自己的傳奇。
這也是最壞的時代。
因為這個重任落在了一群‘草莽’身上。
他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不知道該如何治國。
只能透過史書記錄,學習前人留下的一鱗半爪,然後根據自己的想象去繪畫。
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
對於新生大明的統治層而言,不懂治國之道那就慢慢的學,一點點去實踐。
對了就繼續施行,錯了就調整。
可對於百姓來說,每一次試錯都是一場災難。
有一句話用在這裡最合適不過,時代的塵埃落在每一個具體的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而歷史已經證明,大明的開國集團的答卷並不好看。
政治制度問題、寶鈔問題、軍戶問題、賦稅問題、土地人口制度問題……
這些最基本的國策,從一開始就未能制定好。
其後一次次波動,一次次調整。
每一次調整都會伴隨著巨大的動盪,導致無數百姓受害。
大明王朝勉力維持兩百多年轟然倒塌。
異族入侵神州陸沉,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生靈塗炭。
想到這裡,馬鈺心中突然一陣刺痛。
下意識的用手捂住心口,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一旁的朱樉正坐立不安,被大哥派過來當工具人,他渾身不自在。
想要找個話題開啟話匣子,緩解尷尬的氛圍。
但馬鈺一臉沉思的模樣,讓他一時間不知道怎麼開口。
這時他突然發現,馬鈺手捂胸口滿臉痛苦之色。
頓時就被嚇了一大跳,連忙問道:
“你怎麼了?我去喊醫師。”
還沒等他起身,就聽馬鈺低聲念道: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