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勝敗乃兵家常事,你還年輕,以後還有機會。”唐文山安慰道。

“可是,我真的比不上他嗎?”唐玲瓏喃喃自語。

唐文山沉默了,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全國青年創作比賽第三輪,如期舉行。

這次的題目是“家國”。

選手們,都在絞盡腦汁,構思著自己的作品。

林澈也不例外,他坐在電腦前,手指飛快地敲擊著鍵盤。

他要用自己的作品,來表達自己對家國的理解。

高森和顧悅琴,都很好奇,林澈這次會寫出什麼樣的作品。

他們相信,林澈一定不會讓他們失望。

比賽現場,氣氛緊張而熱烈。

選手們的作品,被一一展示出來。

有的寫戰爭,有的寫和平,有的寫親情,有的寫愛情……

每一個作品,都凝聚了選手們的心血和汗水。

終於,輪到林澈的作品了。

大螢幕上,出現了四個大字——《我的團長》。

這是林澈這次的作品名字。

全場觀眾,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著林澈的新作。

演播員深吸一口氣,開始朗讀林澈的作品。

“我們都是孤兒,我們沒有家,沒有親人,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

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在演播廳迴盪,將觀眾們帶入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故事圍繞著一群潰兵展開,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他們有著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經歷,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活下去,打鬼子。

演播員的語調時而激昂,時而低沉,將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得栩栩如生。

觀眾們,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人性的光輝,以及對家國的熱愛。

隨著故事的推進,觀眾們的情緒,也隨之起伏。

他們為那些犧牲的戰士而悲痛,為那些倖存的戰士而慶幸,為那些英勇的戰士而敬佩。

當故事結束時,全場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沉浸在故事中,久久不能自拔。

突然,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林澈的作品,再次震撼了所有人。

毫無疑問,林澈又一次成為了全場的焦點。

他的作品,不僅贏得了觀眾的喜愛,也贏得了評委的認可。

最終,林澈以絕對的優勢,獲得了第三輪比賽的第一名。

高森激動地跳了起來,他為林澈感到驕傲。

顧悅琴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林澈的才華,終將閃耀整個華夏文壇。

而唐玲瓏,則默默地坐在角落裡,眼神空洞,面無表情。

她知道,自己和林澈的差距,已經不是天賦的問題,而是境界的問題。

她輸了,輸得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