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章 戰火(第3/3頁)
章節報錯
林澈把長津湖戰役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人物,都寫活了。
那些戰士在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中,如何戰鬥,如何面對死亡,如何堅守信念……
高森看著看著,眼淚就下來了。
比賽當天,演播廳裡擠滿了人。
陳宏遠的《烽火歲月》先上場。
他的作品講述了一個美國記者在朝鮮戰場上的所見所聞,角度還算新穎,文筆也過得去。
觀眾的反響還不錯。
輪到林澈的《長津湖》了。
演播員剛讀了個開頭,全場就安靜了下來。
“零下四十度,風吹在臉上像刀子割。七連長王大山縮在戰壕裡,凍得直哆嗦。他的右腿已經沒知覺了,但他不敢說,因為連隊裡比他傷得重的人太多了。”
演播員的聲音有些顫抖。
“他們沒有棉衣,只有單薄的軍裝。他們沒有熱飯,只有硬邦邦的、凍得像石頭一樣的乾糧。他們沒有援兵,只有身邊的戰友。但他們有信念,有責任,有打不垮的意志。”
全場鴉雀無聲。
只有演播員的聲音在迴盪。
“子彈打光了,王大山拔出刺刀,帶著剩下的戰士衝向敵人。他知道自己很可能回不來了,但他必須戰鬥到最後一刻。因為他是志願軍戰士,因為他身後是他的祖國。”
演播員讀到這裡,已經哽咽了。
臺下的觀眾,也都紅了眼眶。
陳宏遠坐在角落裡,臉色發青。
他萬萬沒想到,林澈竟然能寫出這樣的作品。
更沒想到,這部作品竟然有如此強大的感染力。
最後一個字讀完,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許多人站了起來,向臺上鞠躬。
林澈坐在臺下,心裡很複雜。
他寫這部作品,不是為了贏得比賽,而是為了那些在長津湖犧牲的戰士們。
他希望透過自己的筆,讓更多人記住他們,敬重他們。
比賽結束後,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走到林澈面前。
“小夥子,謝謝你。”老人握住林澈的手,聲音顫抖,“我是長津湖戰役的倖存者,你寫的每一個細節,都讓我想起了當年的情景。謝謝你,讓更多人知道了我們的故事。”
林澈緊緊握住老人的手,說不出話來。
這一刻,他才真正理解了什麼是寫作,什麼是責任。
陳宏遠站在遠處,臉色陰沉地盯著林澈和那位老人。
他的計劃失敗了。
但他不會就此罷休。
“你還藏著什麼秘密?”陳宏遠低聲自語,聲音裡充滿了怨毒,“林澈,咱們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