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實是能打到座標範圍內的炮彈十不存一。

確實如白飛猜想的那般,藍軍旅在紅軍的火炮定位座標的時候就已經探測到了鐳射測距儀的訊號,並及時進行了干擾。

雖然能打到藍軍旅防禦陣地的炮彈不多,但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作為前線現場指揮的王建武在指揮車內當即下令讓工兵營的破障車為後面的大部隊清除障礙。

裝甲六師作為數字化第一師,那什麼是數字化裝甲師呢?

從指揮層面來理解就是各級指揮部能夠直接跳過營連級單位,聯絡到單車。

並且透過每一輛裝甲車實現實時資料互通與直接指揮控制,使得指揮部能從上帝視角來控制戰局。

只可惜,資料化的功能目前只能應用到部分裝甲車上。

資料化看上去是不是跟資訊化很像?

但其實這兩者並不相等。

只能說各有各的用處。

地雷跟拒馬在工兵營破障車的清理下,很快就清出了幾條道路,後方的兩個炮兵陣地的每一門炮也正好打完了一個基數的炮彈。

打完就撤。

這是兩個炮兵陣地收到的命令。

火炮的打擊是停下了,藍軍旅的防禦陣地上卻是打響了更為激烈的戰鬥。

紅軍這邊以步坦協同的作戰方式向著藍軍旅的防禦陣地發起猛烈的進攻。

而藍軍旅那邊則是依託有利地形展開反擊。

乍一看,雙方打的有來有回的,看著有種勢均力敵的態勢。

但在指揮車內的王建武卻是皺起了眉頭。

看上去勢均力敵是因為紅軍這邊的兵力比較足的原因。

但實際上,己方的傷亡率卻是在快速增加。

尤其是裝甲部隊。

王建武雖然知道M1A2坦克的資料,但知道是一回事,親眼見到又是另一回事。

總體來說,只能用一個硬字來形容它。

自家的99式主戰坦克一發兩發的穿甲彈正面擊中M1A2,根本就不能造成太大的傷害。

而M1A2防禦力最強的地方也正是它的正面。

見此,王建武當即對著指揮車內的通訊員說道:“聯絡前線的作戰部隊,讓他們分割陣型,穿插至左右兩翼,對藍軍旅的坦克進行側面打擊。”

“再命令,師直坦克營的99A、99式從正面迎擊藍軍旅。”

“另外,通知無人機營一連的那群傢伙,該起來幹活了。”

因為藍軍旅能實時監聽紅軍的通訊內容,為了防止戰場意圖被藍軍旅窺探到,只能透過無線通訊兵用密語的方式傳達,雖然墨跡了一點,但這樣卻是最穩妥的。

隨著指揮車內的命令傳送出去,紅軍這邊的前線作戰單位很快就做出了反應。

多個方向同時向藍軍旅的前線防禦陣地發起進攻,外加天上還有無人機也同時在行動,一下子就打的藍軍旅有些措手不及了起來。

地面上多個方向的攻擊其實說起來還好,藍軍旅這邊及時調整了陣型,短時間內肯定是扛得住的,主要還是天上的無人機在高空不停的往他們陣地內丟迫擊炮炮彈。

60mm的迫擊炮炮彈威力不是太大,但噁心值卻是直接拉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