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海灣戰爭(第1/3頁)
章節報錯
兵棋系統,這玩意怎麼說呢。
可以理解成遊戲。
但又不等同於遊戲。
畢竟它沒有像即時戰略遊戲類那樣精彩的戰鬥畫面。
不過兩者的核心框架都是透過計算機的算力來結算戰鬥結果。
只不過兵棋系統的驗算方式是透過蘭徹斯特方程來進行的,更為複雜。
但這也最為貼近實戰。
可能有人會覺得誇張。
仗都還沒打過,就能透過一個方程,然後用計算機來驗算結果了?
這還真的可以。
最典型的一場戰爭就是上世紀末爆發於西亞的那場戰爭——海灣戰爭。
這場戰爭,就是阿美莉卡首次透過蘭徹斯特方程的演算,來提前計算出結果。
當時阿美莉卡所動用的兵種、兵種數量、制定的戰鬥計劃以及軍隊部署,全都是提前算好的。
甚至連傷亡率都算出了個大概。
而海灣戰爭的結果,也的確如計算結果一般,阿美莉卡以摧枯拉朽的姿態,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這就足以說明蘭徹斯特方程是可以計算出戰爭結局的。
當然,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資訊化作戰。
在機械化部隊之前是摩托化部隊。
主打的就是一個機動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但隨著技術的發展,摩托化部隊逐漸開始演變。
機械化部隊成為了主流。
鋼鐵洪流這一套戰爭模式誰用誰知道。
為什麼說阿美莉卡強。
他強在他的戰爭思維超前。
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鋼鐵洪流上的時候,人家已經在改變戰爭思路,向著資訊化部隊的道路上開始探索前行了。
一場海灣戰爭打醒了全世界。
5500輛坦克、7500輛裝甲車、3700門火炮以及700架的戰鬥機。
這樣的火力配置條件下,僅僅堅持了42天就敗下了陣。
直到這時候,全世界各國才驚醒。
哦~
原來鋼鐵洪流這一套不是無往不利的。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華國就開始在資訊化的道路上探索。
但直到看到海灣戰爭的結局,才讓我們意識到資訊化部隊跟機械化部隊的差距。
有一點不得不承認的是,阿美莉卡是我們的老師。
很多地方我們都在學著阿美莉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