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連五組人員透過對講機先後彙報了情況。

按照理想資料,一架無人機上裝載的一臺系流箱理論上能夠輻射方圓十公里左右的應急通訊。

放飛的無人機越多,能輻射到的通訊範圍也就越廣。

但現實是,因為建築等障礙物的阻隔,哪怕是在訊號輻射範圍內,一些區域的

訊號會變的極差,甚至於沒有。

不過這本來也只是應急通訊而已,也不能有太高的要求。

隨著一項項內容測試下去,基本都是達到了專案的要求。

透過今天的這次測試,總體來講,無人機應急網路通訊這個課題算是完成了。

剩下的,需要透過‘實戰’來驗證其可靠性了。

不過白飛寧可永遠也用不到它。

隨著測試結束,達疆的技術人員收回無人機,在一旁觀看的張夏平帶著一眾人走了過來。

張口第一句話就誇獎道:“白飛,你乾的不錯。”

不錯嗎?

白飛其實一點都沒覺得哪裡好。

因為白飛見過更好的。

現在完成的這個課題,只不過是針對於參與救援單位的應急通訊,而無法對受災民眾開放。

“白飛,你獨立完成了一個課題,我怎麼看你好像不是很開心。”

這話是朱立峰問的。

他雖然是課題組的組長,但朱立峰卻是隻給予了大方向上的幫助,具體的課題內容都是白飛帶頭完成的。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校級課題。

但以白飛這個年紀以及身份,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

面對院裡諸位領導的目光,白飛也不隱瞞,直接說道:“也沒有哪裡不開心。”

“我只是覺得我們做的還不夠好。”

“說說看。”

張夏平笑著看向白飛問道。

“救援救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如果我們能打通應急救災最後一公里的通訊,那就能更加精準的開展救援。”

“從而能減少人力資源上的浪費。”

“諸位領導,你們知道翼龍無人機嗎?”

翼龍-1是翼龍系列的首款無人機。

不過在2012年,翼龍系列還僅此一款而已。

同樣是無人機,白飛主攻的是近距離低空方面的。

而翼龍系列則是遠距離長續航中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