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寧寧無奈嘆息,衝好兩杯熱氣騰騰的奶粉,削了個蘋果,便拿起相機出門。

自從上次打飯時站在沙袋上衝霍斬棘說完那番話後,她心裡隱隱約約起了個念頭。

災難前報道英雄人物的太多了,表彰會坐席永遠留給戴蛤蟆鏡的技術員,卻鮮少有關注幕後這些默默無聞的奉獻者。

她打算做成一個系列的小故事,下午就近先去醫院取材。

距離上次過來,海水明顯退去不少。

姜寧寧一米六五左右,水剛漫到大腿,大約有八十厘米深的樣子。

不過科研組從深山裡出來,除了帶來最新的雷達裝置,還升級了水域救援服。

防水性更高,也更保暖。

這時候就能體現出瘦子的好處來了,姜寧寧裡面穿著厚棉襖,外邊套著全套的橙色救援服,完全不顯臃腫。

有人在家屬院跟醫院兩端綁了麻繩,水流不湍急,走過去沒什麼問題。

五分鐘後,順利抵達醫院門口。

一樓門外大爺堅守崗位,小護士沒有防護服,淌在冰冷的水中,雙手正託舉著藥箱艱難往樓上搬。

寒風一陣陣的吹,把冰冷的溼氣吹進骨頭縫兒裡,凍得她渾身打冷戰,好幾次託不穩藥箱。

姜寧寧簡單拍了兩張,收起相機上前幫忙。

藥箱重量減輕,小護士詫異地回頭,眼底下那兩個大大的黑眼圈顯得十分疲憊,“是你啊,小姜幹事!”

她年紀不過也才二十出頭,姜寧寧抿了下唇,問:“你這是多久沒睡了?”

小護士笑彎了眼,一點不訴苦:“睡了!我們都換班輪著眯上一會兒,陸大夫才辛苦呢。”

上樓梯後左手邊201室,一道沙啞的聲線響起:“先給3床用多巴胺,抽動脈血查乳酸——紗布!誰他媽把生理鹽水放保溫箱了?”

那突如其來的吼聲,嚇得姜寧寧睫毛輕顫。

“陸大夫兩天沒閤眼了。”

小護士眼神有些欽佩,壓低了聲音:“颱風前夜他帶醫療隊進山巡診,回來路上卡車翻了,藥材全泡在漢江河裡……”

姜寧寧透過門縫瞧了眼,年輕的大夫鬍子拉碴,穿著身皺皺巴巴的白大褂,上面混雜著泥巴和凝固的血液。

然後她聽到小護士又說道:“說起來,那天就是陸大夫把江工救回來的……”

東西搬到樓上後,小護士謝絕她的幫忙,獨自抱起藥箱忙碌去了。

鬼使神差的,姜寧寧調轉方向回到病房門口,年輕大夫差點與她撞上。

姜寧寧往後退開兩步,揚起笑容:“抱歉陸大夫,我想請問下江工在哪個病房?”

一雙略帶審視與不悅的目光便落在她身上,“江工情況很不穩定,沒辦法接受採訪。”

知道他誤會了,姜寧寧趕忙解釋:“我丈夫是霍東臨,江工是他的救命恩人,我是特意來探望他的。”

這個藉口有點拙劣,哪有來探望病人兩手空空。

但現在情況特殊,姜寧寧又是從海島借調過來的救援人員,身上沒帶東西也很正常。

陸大夫語氣詫異:“你是霍隊的妻子啊?前兩天有位姓關的女同志總跟著他,我還以為是他物件呢。”

姜寧寧立馬猜出來那位女同志是誰,不是說關文雪也被關起來審查嗎?為何這麼快就被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