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萬年沉痾(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份壓力當然不是來自於那個既然成為天人的塗元,對於同為元陽古地的修士,能再出一個天人,他的心中是很高興的。
但是讓他感到壓力的是今天這個事。
很明顯,那個自己派出去的弟子白源城,絕不可能是塗元殺的,可是卻有人變化成那屍魅的模樣將頭顱送回昆吾,這是一種挑釁。
剛才玉皇殿之中,在場確實有不少的人很憤怒,像是被人打了自己的臉面,然而他們憤怒的物件卻是那個奢比屍和塗元。
他們是真的看不出來嗎?這才是讓青冥道君感覺到壓力的地方。
這萬年來,元陽古地、諸神星域皆出現過數次大亂大劫,而天下亂,昆吾不亂,即使是龍池天宮那樣天下一等一的大派都受過數次大劫,有著幾乎覆滅的危機,唯有昆吾不曾有過傷筋動骨的災難。
這一次呢,他第一次覺得師伯天昆子這一次的行動有些草率,雖然師伯當年與孔雀王的一戰受了重傷,但就他所經歷過的那一次次的劫亂,在這個時候的智慧,一定能夠給自己一個最中肯的建議。
昆吾之中,難道也已經糜爛了嗎?
師伯離山之事,昆吾之中僅我知道,為何天下傳的沸沸揚揚。
玉皇殿的大門是開著的,青冥道君沒有離開玉皇殿,他揹著手在殿中高臺上來回緩慢的踱步,就像是一隻優雅而高傲的白鶴。
天道昭昭,天人神遊太虛,然而昆吾派諸峰雲籠霧繞,卻透著萬分的神秘。
有人再回了玉皇殿,是沉墨,他在外事殿之中任職許多年,又豈會看不出今日之事的蹊蹺。
他與青冥道君是同輩,但是一個是昆吾主峰嫡傳,一個是旁支,所修道法不同,而修為有成之後,青冥道君得傳掌門之位,他繼的則是他這一脈之中的外事殿執事一職。
“掌門,天下紛亂,攘外必先安內。”這是沉墨向青冥道君說的。
在沉墨離開之後,又有一位峰主到來,他向青冥道君表示的意思是,昆吾是當世中流砥柱,絕不能亂。
又有人進來,言辭懇切的表示要儘快尋回老掌門,甚至在那裡痛哭流涕,以青冥道君的眼力都無法看出對方是真心還是假意。
他一直在這玉皇殿之中沒有離開,而各峰主卻一個個來了,又一個個的離開。青冥道君突然有一種孤家寡人的感覺。
原本覺得每一個都是同門,個個真誠,但是現在卻有一種個個都虛假,彷彿都懷著某種目的。
他知道,這是自己疑心太重,但是時局如此,容不得他不多心。自入昆吾以來,先學法,後修道,再誦讀史書。
這元陽古地各門各派的興亡史,各地神靈的前後的關係及殘留在這片大地上的神靈後裔的演變。
這些都是在道法有所成之後要學的,教導之人都是派內前輩。
在派中,還有專門記錄本門所發生之事的長老,有專門記錄元陽古地各地大小事的史官。
要想成為昆吾派的掌門,不光要道法高強,還需要明天理,知世事。
當再也沒有人來時,玉皇殿的大門緩緩的關上,從後面卻有兩人走了出來。分別是兩位副掌教,一對外一對內,對外的名叫易天行,對內的則是嚴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