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嶼難得沒有跟攝政王對著幹,朝皇上走去。

皇上大吼:“你們都不準攔朕,不能聽攝政王的,朕要去救……”

他話還沒說完就被晏嶼一個手刀砍暈了。

攝政王鎮定地發布一系列命令:“去請太醫過來救治傷患。”

“再調十對人馬過來,加大滅火力度,宮中的水不夠了就派人去宮外就近取水,無論誰妨礙皆可直接抓捕收押。”

“尚公公,你去查此番著火是意外還是人為。”

……

一系列的安排下來,原本亂作一團的人都恢複了秩序,也冷靜了不少。

這場大火,燒了一個多時辰才被滅掉,等火滅掉之後天都已經亮了。

侍衛從焦黑的屋子裡抬出十幾具屍體,其中一具屍體的手腕上,殘留著一個變形了的金鐲,依稀能看到些隱約的鳳凰樣式。

因著這個鐲子,所以這具屍體被認為是皇後。

皇後的宮殿,幾乎全部被燒毀了,但死亡人數卻很少,大部分都逃了出來。

皇上還昏著,攝政王留在宮中主持大事,他讓人去請了貴太妃回來幫助皇上料理後宮,同時幫忙操持皇後的後事。

沈虞和晏嶼坐馬車回府的路上,皆一言不發,十分沉默。

前腳,有人在醒酒湯裡頭下了毒,後腳皇後就出事了。

但揹著黑鍋的皇後活著,肯定比死了好。

她活著,大家就能怨恨她,且有心之人就可以利用這份怨恨讓皇上無法坐穩皇位,這也是下毒之人的初衷。

可皇後如今卻死了,還是被燒死的。

人死債消,大家就不好再揪著醒酒湯的事情不放了。

這件事情,表面上看受益最大的是貴太妃,所以貴太妃在這些事情裡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攝政王在這裡頭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去宮中的路上,攝政王的一舉一動都說明,他對皇後宮殿著火的事情也感到十分詫異。

嘖……

這可真是,越來越亂了。

因為宮中著火的事情,除夕夜宴上齊家和齊秀秀的事情反而沒得到太多的議論,畢竟這場火,可是燒死了一個皇後。

沈虞本以為,皇後死了會引起諸多的連鎖反應,這段時間都不會太平。

但與她猜測的相反,宮內宮外反而恢複了過去的那種安靜。

皇上因為皇後死了,傷心過度一直臥病在床,不是吃藥就是吐血。

貴太妃重掌後宮。

沈太傅在朝廷結束休假,恢複辦公後,也不再告假,老老實實去上早朝。

蘇丞相在過年期間加緊讓人把蜂窩煤製作了出來,以不算昂貴的價格售賣出去,收獲了一波不錯的名聲。

寧王也很低調,沒有因為貴太妃掌管後宮,皇上傷心就趁機搞事情。

攝政王因為皇上那個樣子,只能無奈的代皇上批奏摺。

沈虞和晏嶼雖然關注朝堂,但並沒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那邊,晏嶼把所有精力都拿來防攝政王和去查先皇後的事情了。

沈虞則是一邊收錢組織辦水泥工坊,一邊去她那個小院子搗鼓她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