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時和湘大的鑄造專業專家指導。

程時把之前教給喜都市的高壓造型技術也跟他們講了講。還說他們只要把模具設計出來,他就能幫他們做到高精度模具。

他的想法是,多個地方同時嘗試,能儘快做出來最重要。

然後他繼續研究生產他的精密機床。

那三個廠長也是憋足了勁兒一定要搞出點東西來。

用最新的CAD來設計模型。

光模具材料就試過球墨鑄鐵、合金鑄鐵、合金鋼、鋁合金和銅合金等八種材料。

程時也耐心的跟他們一起嘗試。

三個廠長都瘦了一圈。

最後綜合考慮經濟性、耐久性,力學能力和耐熱性,以及所對應零件的重要性,決定用效能最差但是便宜的球墨鑄鐵製造一些結構相對簡單、對精度要求不是極高部件的模具。

效能比球墨鑄鐵要好的合金鑄鐵可用於製造低端發動機缸體、缸蓋一些需要承受較高的熱應力和機械應力關鍵部位的模具。

H13&bp;鋼用於製造中端汽車發動機。

鋁合金用來做高階汽車發動機的缸體模具。

3Cr2W8V&bp;鋼用於製造形狀複雜、要求較高的高階發動機複雜零部件的精密鑄造模具。

銅合金用來做高階發動機活塞的模具。

以程時的話來說,就是“看菜下飯”“靈活機動”。

這些模具研發成功後,又有一個新問題。

那就是防腐。

因為高溫下,金屬更容易氧化變形,從而造成鑄造成品的誤差。

如果處理不好,防腐層本身都會大大降低良品率。

程時建議他們研究鉻鹽氧化層的工藝。以後這個技術將廣泛用於機械製造、汽車工業、航空航天,航海潛水等領域,來提高金屬製品的效能和質量。

所以花多少功夫都不會白費。

張國華和鋼廠廠長武強軍都擺手。

“這個技術在國外是應用得挺好的。但是我們國家從建國初期就有嘗試模仿外國同行的技術在機械製造和軍工上應用,可是效果暫時不太行。”

“其實我也想不明白,同樣是鉻鹽氧化層防腐,德意志汽車零部件的鍍鉻部件風吹日曬,雨雪交加,都保持十幾二十年鋥光瓦亮,我們東西一兩年就生鏽了。到底為什麼。”

“主要是裝置的精度和自動化程度較低,純靠手工操作所以質量就不穩定。氧化層在厚度、效能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動......”

其實他們說得很委婉。

講白了就是沒有創新,抄人家的都沒抄明白。

別人已經實現高精度的溫度控制、自動化的物料輸送和處理,我們還在用純手工操作。

生產過程各個工藝都不精準,造成生產出來的東西自然就不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