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譏笑胡廠長是被程時忽悠昏了頭,不讓工人們幹活,而是去賣衣服。

結果工人們第一天出去就把帶出去的所有T恤都賣完了。

紡織廠的印染機子連夜趕工,都幹得冒煙了。

本來還觀望的人都跑來批發T恤。就連市批發市場的商販也來詢問,批發去外省買。

胡廠長賣給他們就按照一件六塊錢,量大再優惠。

然後服裝廠一看,氣得不行:這T恤是我們生產的啊,怎麼能讓紡織印染廠搶了生意呢。

我們往服裝印圖案才是專業的。

然後服裝廠也搞了一批,去批發市場兜售。

胡廠長有些慌:這才兩天,就有人搶生意了。

倉庫裡的T恤還勝一半呢。

胡廠長又來問程時。

程時說:“不要慌。多設計幾種款式,比如印在胸前,衣角,後背,在旁邊加竹子,讓廠裡的美工設計各種動作,爭取做出產品的差異化。你還要緊跟每天的賽事,爭取把第一個把冠軍的T恤印出來。每天上新款,別人就仿造不來了。他們賣T恤,你們就賣圍巾,帽子。一來你們屯的T恤賣完就沒了,二來也天也冷了,穿不了T恤了。這樣能儘量拉長短期紅利時間。”

胡廠長:“好好好。剛好之前印的也賣完了。”

正好次日亞運會開幕,胡廠長把幾個火炬手的形象縮小印在T恤上。

服裝廠剛把吉祥物的那一版做好,發現紡織廠印的火炬手圖案的更好賣,趕緊回去改版。

剛改完,紡織廠又搞了新的。

如此反覆,不到一週紡織廠就積壓的所有T恤賣完了。

然後紡織廠開始用自己生產的布料,做圍巾,印上漂亮的圖案。

質量好的圍巾十幾塊一條批發價,二十幾一條零售價還供不應求。

服裝廠一看也受到了啟發,在外套,揹包上印亞運相關圖案來賣,終於不用跟在紡織廠屁股後面跑,兩家也不用打架搶生意了。

這麼一折騰,胡廠長未來半年都不愁發工資了,還還清了一部分貸款。

胡廠長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子好菜,請程時來,向他求教後面的經營。

程時說:“國內現在的產能過剩,其實不是真正的產生過剩,而是低端產品產能過剩。所以你要做的有三點。第一,研發適合國內市場的高階布料,成立功能性面料研發中心,主攻防紫外線、抗菌纖維等細分領域,搶佔運動服飾、醫用紡織品市場。從這一次亞運會你就能看出,中國人未來對運動服飾,以及相關的紡織用品的需求有多大。隨著外國遊客的增加,外來傳染疾病增加,醫用紡織品市場也潛力巨大。”

“第二,廣交會的紡織品出口額連年上漲,說明國外的紡織品需求旺盛,外貿出口的視窗期已經到來。你們要針對歐美高階市場,比如引進生物酶處理技術替代高汙染化學印染工藝,爭取拿到發達國家的認證。”

“第三,市場不會消失,只會轉移。國企的服裝不受歡迎,但是民企,私營企業,小型集體企業的服裝因為樣式新穎,且便宜,銷量逐年在增長,所以可以跟他們達成合作。這些都可以向國家申請紡織新材料課題,申請稅收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