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沒有署名的來信(第2/3頁)
章節報錯
本著人道主義原則,死囚犯被判決後等待執行期間的時間,是可以寫信給家人和朋友交代後事,懺悔罪過的。
只是這些信在寄出來之前,會被人詳細審查,以免被利用來向同夥傳遞訊息。
他找了個打火機,把那封信和信封點燃,看著它在菸灰缸裡化成灰燼。
火光跳躍。映襯著他晦澀不明的表情。
沒想到最理解他的人,是那個萬惡不赦的人。
每個人都有遺憾。
就讓這個遺憾沉寂在時間裡吧......
其實一直都有很多人質疑他。
有人說他,還說什麼要追趕歐美,大大提高中國機械水平,結果費盡心機,到處買機床,只是為了搶機械廠的生意,搞代加工。
還有人說,他一心鑽到錢眼裡。跟資本家沒有區別。
他不會辯解也不會理會。
技術革新是要本錢的。
哪怕是手搓所有零件,也要買原料。
越是先進的機械越需要先進的材料。
這些都要錢。
他現在是孤軍奮戰,不靠自己的技術積攢啟動資金,靠誰?
從古至今,無數企業家的第一桶金都最難,有的帶著血腥味,有的沾滿汗水,有些人的甚至很骯髒。
他一不偷,二不騙,三不搶,靠自己的技術積攢本錢,理直氣壯,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釋。
他會堅定不移的照著自己規劃的線路前進,誰也不能阻止和改變。
打電話來程時這裡諮詢緊密零件的加工港城和外資廠家忽然多了很多。
畢竟程時的東西跟進口的零件質量一樣好,精度一樣高,價格卻低好多,而且從下訂單到取貨的週期也要短得多。
程時的廠子越來越忙。
程時幾天前給他們發了第一個月的工資。
就連程永進,蔡愛萍和程娟都有。
張自強和於大東他們都笑得嘴都合不攏。
特別是劉光榮,程時說他良品率高,給他額外發了一筆獎金。
另外兩個工人小趙和小杜,拿到工資也很驚訝。
他們其實一開始是抱著“反正也沒有更好出路”的心態,來這裡的。
加上他們還沒跟程時籤正式的勞動合同,所以不是那麼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