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時這種人精這個時候自然會配合劉建設,說:“感謝媒體同志們的關注,更感謝領導們解決問題的效率。劉廠長作為國有大廠的廠長,一向還是很體恤職工的。”

劉建設對程時的話很滿意。也驚訝於這個刺頭什麼時候學會了,說場面話。

真是有理有節,不卑不亢。

以前真是看低他了。

有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郭記者問劉建設:“劉廠長,上次大家只顧著關注機床被搶的事情,也沒有機會問您。請問機械廠為什麼沒想辦法把程時同志這種人才留下來呢。”

這個事情,大家都很疑惑。

剛被廠裡逼著下崗的職工竟然只花了一天就修好了壞了好久沒人能修的數控機床。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bp;!

劉建設像是被打了一耳光,十分尷尬且惱羞成怒:你問的這叫什麼問題。

我特麼要是知道他能修數控機床,怎麼可能逼他下崗?

這會兒我要是說自己以前沒發現他是人才,那就是承認自己瞎。

我要是說知道他是人才還要解僱,那等於說自己蠢。

橫豎都是錯。

程時忙說:“是我自己要下崗的,跟劉廠長沒有關係。”

郭記者說:“那程時同志還在機械廠的時候為什麼不修好機床。”

他要是那個時候就能修好機床,卻偏偏等到下崗來修,那不就是有意侵吞國家資產?

程時說:“在我買回這個機床之前,壓根就沒機會看到它。”

別說是修了,連碰都碰不到。

郭記者:“我也糊塗了,如果你沒機會使用機床,怎麼會修?”

程時:“我是自學成才。”

劉建設越發囧了:年輕的人才,竟然沒有學習的機會,被埋沒,然後竟然靠自學超過了廠裡的高階工程師。

怎麼看,都是廠裡的管理出了大問題。

劉建設怕記者再問什麼讓他難堪的問題,忙對秘書使眼色。

秘書站出來:“各位媒體的同志,今天主要是為了公佈程時同志領到了買斷工資的事情。採訪就到這裡結束了哈。還有什麼問題歡迎私下跟我們溝通。”

他刻意把“私下跟我們溝通”這幾個字咬得很重,也是提醒記者的同志,也是在提醒程時不要跟媒體私下接觸,亂說話。

程時已經拿到錢,也懶得再糾纏下去。

報紙上刊登了程時從劉建設手裡接過錢的照片。

標題是:“我市第一個下崗職工領到工齡買斷費。”

錢大嬸拿報紙給蔡愛萍,嘴裡說:“看,程時又上報紙了。”

她其實想要陰陽蔡愛萍,程時下崗了。

結果蔡愛萍不認識字,完全不動對方的惡意,接過報紙說:“我兒子真帥。”

然後笑嘻嘻拿著報紙走了。

活活把錢大嬸給憋死了。

省領導也看到新聞,打電話給張國華:“既然那個年輕人水平那麼高,現在又已經離開機械廠了,你為什麼不去把他請來汽車廠。這樣的人才,怎麼能看著他白白流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