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程時從機械廠下崗後,兜裡揣著幾十塊錢,茫然無措地跟著幾十萬人一起南下打工。

第一個進的就是外資企業。

熬夜加班那是常態,關鍵只會用機器不會研發機器的人在外國資本家眼裡,跟牲口差不多。

他吃了不少苦頭,才又有了自己小工廠,然後一步一步成為國內行業領先和頂級專家。

臨死前都念念不忘高階精密機床自主研發和生產沒能追上國外同行。

高階精密機床一直是國家的戰略資源,號稱工業之母。

從貫穿南北的高鐵和汽車和翱翔天空的飛機,到縱橫海域的航母都需要機床。

可是因為我國起步晚,基礎弱,又被外國的打壓,所以高階精密機床長期依靠進口。

機床落後,導致好多機械只能從國外購買。

比如施工用的盾構機,2000年初,德意志賣給中國要7個億一臺,還不還價。

這簡直就是吃人不吐骨頭。

程時年輕時因為這個,經常被外國企業敲詐,卡脖子,被人按在腳底摩擦,憤怒憋屈卻沒有任何辦法。

他那時每天都在想,如果自己不在機械廠吃大鍋飯,生生耽誤了幾年,而是一開始就鑽研機床;如果老牌機械廠改變一下思想,早點投入自研,中國在這一行,肯定能領先世界。

沒想到,老天對他不薄,竟然真的又給他了一次機會。

現在,他既然回來了,絕不讓行業重蹈覆轍。

比如這臺德意志的車床,當年花了幾十萬外匯買的,數控系統出了問題,卻沒有人知道怎麼改進和修理。

廠裡也請原廠家的技術人員來看過,說必須換一塊積體電路,價格跟買臺整機差不多。

領導們覺得不值得,只能閒置了。

就算程時這會兒不買下來,後來工廠轉制,劉建設也會把這些機器以白菜價變成自己私有財產。

但是,程時現在拿去修一下,就能創造出驚人的效益。

程時騎車前往最近的一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徑直到了貸款視窗,說:“同志,我要用這個機床抵押貸5000塊錢。”

這個年代個人信用貸款很難,但是個人抵押貸款還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在城市信用合作社辦理貸款比大銀行要更方便,更容易被批准。

視窗裡的業務員是個長得圓滾滾的大姐,姓萬。

她認識程時,因為程時的姐姐程娟也在這個信用社工作。

萬大姐本來一臉不耐煩,接過資料看了一眼,就樂了:聽說你很任性,還真是。

你肯定是拿著單位的機器來貸款,然後出去吃喝玩樂。

你那個姐姐,沒背景沒關係,要不是運氣好趕上信用合作社在擴張,不然怎麼可能進得來。

結果,她完全沒有一點自知之明,仗著漂亮的臉蛋,一點都不知道謙讓。

才來一個月就常陪領匯出去應酬和接待,這兩天更是跟著領導去省裡彙報工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