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熬一鍋白粥。

炒兩個青菜,打個湯,拌點醬菜就成了。

鄉下人吃早飯是一正餐,吃飽喝足才有力氣去幹活。

一日三餐當中,晚飯是可有可無的,好多條件差點的家庭,直接是不派晚飯的。

早上吃飽,一天都有精神。

就是發面麻煩一些。

不過,時間應該夠。

棉娘把面發上了之後,去菜園裡割韭菜。

盛家的菜地大,種了不少的蔬菜,哪怕現在青黃不接的季節,地裡都還有韭菜,茭白苔,老萵苣等。

棉娘挖菜,兩個孩子去喂雞鴨,撿雞蛋。

盛家喂有雞鴨,還有一頭小豬崽。

負責做飯的這一房,不僅要做飯,還管家裡喂的家禽畜生,撿雞蛋,撿鴨蛋什麼的。

別家餵了家禽,撿雞蛋鴨蛋去賣點小錢,花花。

盛家家裡喂的,都是自家人吃的。

豬崽子長大了,到了過年的時候,也會宰了,自家人過年吃。

吃不完就醃臘肉,吃上一年。

這些還不算,聽盛五郎講,家裡幾個哥哥們在的時候,會隔三岔五進山裡去打獵,野兔子,野雞什麼的,都是桌上常菜。

棉娘就這樣一邊做活計,一邊聽兩孩子說話,聽得她直感慨。

盛家這日子,比起宋家來說,強百倍不止了。

再次感謝張成鳳!

好人吶!

張成鳳估計重生前,並不知道她帶孩子上京遇難的事情,眾人只傳她是帶孩子上京去享福了吧。

有兩個孩子的幫忙,說話解悶,棉娘幹活很快。

剁肉末,打雞蛋,調包子餡。

兩小隻一起幫忙包包子,包得難看,棉娘教她們包好看的包子。

灶房裡傳來歡快的說笑聲,讓中庭裡練拳的盛老爺子都忍不住時不時看過來。

心下舒坦。

三郎媳婦與下面兩個弟妹相處投緣,也是極好的。

棉娘向來手腳麻利,做飯又做習慣了的,加上盛家灶房裡有兩口鍋,一鍋蒸包子,一鍋炒菜,絲毫不耽誤。

還有一口深吊燜鍋,專門嗡熱水,或者熱粥的。

比張家,比宋家都好太多。

她做飯做得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