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不著急,她現在默默無聞,需要一個契機,才能進行下一步。

大家都有事,三妹沒事,帶著叼蟬,在外面遊逛。

很快,她看到五個孩子,基本都在十歲上下,在那裡玩老鷹捉小雞。

其中一個瘦小孩反應較慢,接連被抓了好幾次,輪到他當老鷹時,一隻小雞也捉不到,額頭都急出了汗。

“哈哈哈,真笨!”

三妹忍不住開了嘲諷。

那小孩卻不服氣,回道:“你有多聰明?滾一邊去!”

三妹也沒惱,她本來就是沒事挑事麼,挨罵很正常。

“這地方又不是你家的,我偏要站這裡!”

那小孩不知是輸急了還是怎麼,居然立刻沖了過來,口裡道:

“你討打!”

不過,被三妹一隻手抱著叼蟬,一隻手把他推了個屁股墩。

“哼哼,就憑你,差遠了!你爹在家不,把你爹喊來還差不多。”

這下,惹怒了眾小孩,小孩們一起玩耍,最討厭的就是喊家長,三妹這不是明擺著惹人嫌麼?

五個孩子一起玩慣了的,現在有外人挑事,自然一起上前,要幫忙。

但是,都近不了三妹的身,被推得東倒西歪,滿地打滾。

三妹得勝回家,也沒吱聲。

結果,傍晚的時候,那個瘦小孩帶著一個中年男子找上門來了!

三妹鄙視他,沖他做鬼臉,打不贏還喊家長,丟人!

老爺子還沒回來,棉娘接待了他們。

中年男子表現得很憤怒,這讓棉娘略奇怪,小孩子玩鬧不是很正常嘛,這麼大驚小怪做什麼?

你家又不是豪門貴子,哪有這麼嬌氣,不就是推搡了幾下,又沒傷著哪裡。

三妹很有分寸的。

但是,等中年男子問清楚家主盛老爺子的名諱後,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都不需要棉娘說什麼,主動道歉,說自己剛才純粹是胡說八道,莫要見怪。還讓自己兒子先回去,他自己非要等老爺子回來。

搞得棉娘莫名其妙。

難道這人跟老爺子是舊識?

等老爺子回來後,兩人果然是相識的,一起吃了飯,然後還進屋一番密談。

事後,老爺子告訴了棉娘。

原來這個人,叫曾慶,以前是太子的屬下,太子死後,他也受到牽連,武官也做不成了,就解甲自謀生路。

他也同樣懷疑太子是被陷害致死的。

太子到邊關,最後傳回來的本來是勝利訊息,但不知怎的,京城又流傳起另一個說法,說太子之所以勝利,是因為他與敵人私通款曲,拿大元國的國土換來的!

這個說法,老爺子後來歸鄉了,都不瞭解。

現在突然遇到這麼個人,瞭解到這一重要訊息,對剛入朝堂,不知從何下手的老爺子來說,極為重要。

棉娘是有福運的,老爺子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