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七十七章 同謀。(第2/2頁)
章節報錯
昨日穎王事發,被囚宮中,等候調查發落。
京中一些低階官員,還不知發生了什麼,而高階的官員各有訊息渠道,因為此事也各顯神通。
從昨夜到今早,不知多少訊息傳進各大府邸裡,又有多少人在議論此事。
尤其是那些穎王一派的官員,經過一夜,都已經準備要在朝會發言。或想為穎王開脫,或準備撇清自身。
可到了時間,官員齊了,卻久久沒等到陛下,只聽一個宦官來通知,今日陛下身體不適,朝會散了。
一眾官員嘩然,朝堂之上,只有前面數位老臣還能穩穩站著,不動如山。
“看來穎王之事,陛下心意已決,並不準備拿到朝堂上來議論了。”
“聽說,陛下召了宗正寺的人前去。”
“到底是皇室宗親,讓宗正寺處理也無可厚非啊。”
……
聰明人們幾句機鋒幾個眼神,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而沒那麼聰明的,還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幾個年輕官員聚在一起,神色凝重。
“陛下今日就連三省六部那些要員都沒召見,我等如何替穎王求情?”
“還有飲溪兄,竟然還未到來,莫非出了什麼意外?他既然未到,昨夜商量之事可還要繼續?”
“依我看,林淵他是臨到事前打了退堂鼓,等著吧,待會兒肯定就要裝病不出了。”
“飲溪兄不是這種人!”
“怎麼不是,他早不是從前那個品行端正的君子,背信棄義也實屬正常,不然你說大家商議好的,他為何缺席?!”
“他倒好,攛掇我們身先士卒,自己倒裝起縮頭烏龜了。”
說話之人想到自己多年辛苦科舉入仕,如今卻要被穎王連累,心中便怨氣十足。
如他這般的人並不少,穎王身邊看似花團錦簇,但無德之主留不下有才之士,為利而聚的黨羽,一朝事變,就化作一盤散沙頃刻散去。
前朝吵吵鬧鬧,後宮倒是一片風雨過後的寂靜。
當今陛下後宮人數並不多,皇後去世後,後宮李貴妃獨大,陛下最常讓李貴妃陪伴,其餘幾位妃子都很少能見到陛下,幾個位份更低的妃嬪更是如此。
昨日穎王私會麗妃,二人私情被發現,陛下當場大發雷霆。
今早,麗妃已經被悄悄賜死。她是幾年前入宮的妃子,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耐不住深宮寂寞,又被穎王幾番勾搭,半推半就便與他有了私情。
因為幾次不曾被發現,兩人膽子更大,光天化日之下在花園茍且,正被皇帝撞見。
皇帝一共就兩個親侄子,比起常年在太清觀不愛入宮的靜王趙縉,年紀更大些的穎王趙琤時常入宮陪伴叔叔。
膝下無子,皇帝難免對他有幾分真感情,甚至在宮中為他準備了一處休息的宮殿,偶爾留他夜宿。
沒想到,這反而方便了穎王與妃嬪偷歡。
皇帝既覺得憤怒,又大失所望。他對穎王的寬容,被他視作懦弱無能,昨日他甚至親耳聽見穎王與麗妃二人在那種時候,說出關於他的一些冒犯之言。
穎王怎麼敢的?
從前的疼愛,如今都變成加倍的憤怒,皇帝一夜沒睡,寫下了將穎王貶為庶人,流放到南方的旨意。
期間不是沒人來勸,宗正寺一些老人,還有在別宮裡養老的老王妃,穎王的親生母親,皇帝的嫂子也剛來哭求過一次。
可從前讓大臣們覺得脾氣好的皇帝,這回誰的面子都不願給。
旨意已經寫好,他遲遲沒發下去,不過是還氣不順,誰也不願見地坐在殿內獨自冷靜。
殿外來求見的人來了又去,沒兩個能見到陛下,殿外的宦者弓著腰,苦著臉不敢抬起來。
靜王便在這時到了。
“靜王殿下求見。”宦者用不高不低的聲音朝殿內說道。
屏息等待許久,殿內才傳來一聲:“讓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