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香的效果比起直接喝藥當然是沒那麼明顯,但只要接觸得多,時間久了一樣會有效用。

除了藥香,孟取善把舅舅的藥方也一齊附上了,有機會說不定也能用上。

為了做出更好的藥香,孟取善每日就是配香,琢磨效果,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直到繼母突然過來告訴她,過兩日她們要去崔家給崔老太太過壽。

因為不是整壽,沒準備大辦,崔家就邀請了幾家親近的親戚一齊熱鬧熱鬧。

這種時候會請孟家,自然有講究。兩家婚事還沒下定,但大家心照不宣準備起來了。

再加上之前崔衡幾次三番鬧騰,這次是崔老太太在示好,也是安孟家的心,表示這婚事一定會結。

這一次孟取善去過崔家,恐怕他們兩家婚事就要開始談。

“這一次就是你最後一次以客人的身份上門了,記得嫻靜穩重,不要咋咋呼呼的,讓人覺得我們孟家不會教女。”

孟取善一早起來,聽著親爹例行的“教誨”,穿上繼母為她準備的新衣裙,乘坐馬車前往崔府赴宴。

雖說和崔衡有婚約,但孟取善好幾年都沒來過崔府了。

崔老爺子還活著時,孟取善年紀也不大,隨著祖父來過崔家幾次。

但隨著崔老爺子去世,她年紀也漸長,需要避嫌,就再也沒來過崔府。

兩家的來往,就是互送節禮。

再來崔府,孟取善得到了熱情的招待,至少每個人看到她,面上都帶著笑。

“瞧瞧,這就是孟家的二孃吧,多標誌的小娘子,一看就是有福相的!”

坐在女眷會客的廳堂裡,滿屋子的人,一個孟取善不認識的老太太笑著誇她。

“快來讓我看看。”坐在最上首,被一群侍女嬤嬤圍著的就是壽星崔老太太。

她一身福壽錦緞襖子,發髻梳的光亮,笑起來臉上細細的紋路都帶著和善。

招手讓孟取善到近前,她拉著孟取善的手叮囑:“好孩子,來了這裡不要客氣,就當是自己家裡,想吃什麼玩什麼都盡管說。”

“哎喲,老姐姐這就疼上了。”先前說話的那個老太太又湊趣說。

她身邊還坐著一個看上去二十多歲的娘子,抿嘴笑著不說話,格外含蓄的模樣。

“就你促狹,小女孩兒家面皮薄,你可別惹她。”崔老太太嗔了那老太太一句。

那個老太太又說:“是是是,看我這嘴說個不停,應該讓你大兒媳來說才對,她們才該好好親熱呢!”

崔衡的母親李氏也笑著站在一邊,聽話頭說到她這,便笑盈盈搭話:“姨母說的,哪就急於一時了,我們日後有的是時間相處呢。”

“我看二孃像看自己女兒一般的,第一眼瞧著就滿意極了。”李氏仔細打量著孟取善,當真很喜歡似的,取了一根釵子,插在孟取善發間。

在場眾人都知道這個“插釵”就是把兒媳婦定下的意思,紛紛露出笑容。

今日來崔家的就是孟取善與父親繼母,父親在前院,孟取善和繼母在崔老太太這裡說了會兒話,就被趕去另一邊和未婚的年輕小娘子們玩。

李氏很有好婆婆的派頭,特地喊來兩個侄女,就是崔二叔家的兩個女兒,讓她們陪著孟取善。

“若娘還有茹娘,今日就由你們招待二孃了,可不要怠慢了客人。”

崔若和崔茹比孟取善還小幾歲,兩人性子都有些內向,諾諾地答應了。

“孟二姐姐,你要坐在哪裡休息一下嗎?”崔若小聲開口。

“大堂姐她們在那邊的亭子裡下棋,孟二姐姐要不要一起過去玩?”

孟取善不想去看人下棋,更不想去下棋,她想了想,變戲法似的掏出一個毽子:“你們喜歡踢毽子嗎?不如我們找個人少的清靜地方去踢毽子吧?”

崔茹兩人看起來也很心動。

“我們知道有個地方人少,我們可以去那玩。”

孟取善被兩人帶到了一處差不多落完了葉子的海棠樹林邊。

這邊確實偏僻,沒什麼人,附近只有個關著門的小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