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 四叔:二孃最厲害!……(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 四叔:二孃最厲害!……
李氏得知自己的帖子被退回來, 便知道了崔競的態度。他慣會做表面功夫,這是不願意幫忙的意思。
讓她旬休再去, 不過是句託詞。李氏要是信了這話,等到他旬休,恐怕到時候人又有事去了。
而且李氏也等不了那麼久,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她心裡也越來越焦急,生怕兒子真到了邊關上戰場, 就回不來了。
她心急之下,也顧不了那麼許多,派人去打聽孟取善的訊息,想從她這邊入手。
李氏想著, 孟取善年紀輕,年輕人面皮都薄,不像崔競那樣圓滑老練,她到時候低聲下氣哄幾句,對方也不好拒絕, 她要是答應幫忙, 崔競那裡也不好再推脫。
聽說孟取善每日在外流連, 李氏這日特地前往豐雲樓去和她偶遇。
豐雲樓是城南有名的酒樓, 幾乎都是男人們在此喝酒閑聊,少有女客來此。
李氏聽說過豐雲樓, 她丈夫就常和同僚在此喝酒, 家中老夫人生辰, 也叫人從豐雲樓叫過酒菜,但親自來這裡還是第一次。
李氏忍著不適,暗罵這孟家二孃不知避嫌, 讓酒樓的小廝將她引到孟取善所在的閣子。
去了一看,她倒好享受,面前不僅有好些個菜,閣子裡還有個歌伎抱著琵琶在唱小調,桌邊站了個腰繫青花布手巾,手端各色水果盒子的焌糟娘子,兩人正聊得開心。
李氏咳嗽一聲,吸引了孟取善的注意,這才笑著走進去:“哎呀可巧了,怎麼在這遇到二孃了,難得見你,正好我們妯娌一起用個午飯,也讓大嫂請你一頓,表表心意。”
孟取善看到她,就知道今日這飯是吃不安生了。但人都找上門來了,她也沒什麼好怕的。
將一角銀子給了面前的焌糟娘子,留下她一盒子水果,她便識趣地走了。
李氏也給身邊侍女使了個眼色,讓她把“閑雜人等”一齊請出去,閣子裡清清靜靜的,李氏這才坐到孟取善對面。
她是個講究人,哪怕急得心如火焚了,還得先客氣一番開場道:“前幾日我上門去,沒能見著你,還沒問呢,你和小叔可好?”
“我們都好。”孟取善拿了個梅子在手裡,明知故問,“嫂嫂有心思上酒樓來吃飯,應該過得也好吧。”
李氏臉頰一抽,有些裝不下去。她一低頭,臉上就掛上了愁苦,擦著眼淚說:
“哪裡好呢,二孃你也知道,衡哥跑到肅州去了,我這些日子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就是擔心他。你說他一個人在那種地方,要是能有人關照他,我也不至於這麼擔心。”
“大家都是親戚,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我就不跟二孃你繞圈子了,衡哥他四叔是個能耐人,要是能幫他侄兒一把,讓他輕松拿點功績就調回來,我一定感謝他的恩德,以後你們夫妻回府上來,要我把你們當菩薩供著都成。”
孟取善聽了問道:“崔衡是學他四叔年輕時候吧,當初郎君跑去邊關時,嫂嫂和母親也這般擔心得食不下咽嗎?”
李氏:“……”
又不是親生的,而且當初老夫人因為親兒子的死恨他還來不及,還幾次咒他趕緊死在戰場上,又怎麼會擔心。
她一個當嫂子的,就更不可能那麼關心小叔子了。
“這……我們衡哥哪有他四叔那樣的出息啊,我都不指望他能出人頭地,現在只希望他能平安回來好好娶妻生子就夠了。”
李氏心中覺得不對勁,這孟二孃,從前是這個性子嗎?
她記得孟二孃之前人還算乖巧,也不愛和人頂嘴,如今怎麼看著和從前不一樣了?
孟取善也覺得奇怪,不管是繼母高氏還是二嬸,或者眼前的李氏,她們都恨不得自己替兒子把大事小事全都做決定,卻又希望他們長成一個能獨當一面負起責任的男人,這怎麼可能呢。
當初她和崔衡還有婚約在時,就認為崔衡像個任性的小孩。
因為理所當然地被偏愛著,就覺得所有人都應該託著他,一旦有什麼不順他的意,他就會毫無顧忌地發洩自己的不滿,不惜報複所有在乎他的人,認為只有自己受盡了委屈。
“崔衡都這麼大的年紀了,他想做什麼就去做吧,嫂嫂為什麼要抓著他不放呢。”孟取善百無聊賴地捏著手裡的梅子。
“他再大不也是我兒子嗎,我怎麼能放著他不管。”李氏無怨無悔的樣子,誰見了都要誇一聲慈母。
孟取善盯著她的神色,心中嘆氣。
她早早失去了親娘,所以從小就會默默觀察身邊的長輩們,試圖從她們身上找尋自己無緣得見的母親身影。
然後她發現,身邊幾乎所有的母親,都致力於把兒子養成一生不會斷奶的娃娃,又早早地把女兒養成早熟的母親。
這實在很奇怪。
她覺得崔衡去吃點苦頭挺好的,於是勸道:“嫂嫂不如去找些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就不會每日惦記孩子以致於心心念念吃不下飯了。孩子為難你,你又何苦為難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