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正好是林偉皓初中畢業的時候,那時工作難求。林佳慧比他先畢業一年,還是高中生,一定比他好找工作。上面有哥哥姐姐留在城裡,如果不讀高中,恐怕是初中畢業就得下鄉了。

這是紀秋雲不想看到的。

畢竟才十五六歲,到了鄉下不僅沒人約束,知青聚在一起也難免會有爭搶,到時候萬一一上頭又犯渾,出了事紀秋雲可就鞭長莫及了。

一月中旬,期末考試來了。

現在這年頭,“有文化”著實有些危險。

因此學校裡的期末考試也不全看成績,還有平時的實踐分數。

但不管怎麼說,考試結束了,學生們總算也有了空閑的機會。

成績很快就出來了。

讓紀秋雲的是,紀家三個都達到了紀秋雲獎勵的目標。

林偉皓在家裡高興的一蹦三尺高,嘴上還念念有詞。

“新衣服,新衣服,我為了一件新衣服,那可是拼了大命了。媽,咱現在就去唄,正好廠裡的錢也領回來了,不僅要買新衣服,還得多買點菜囤著。”

林佳慧和林偉皓一起做飯也有幾個月了,現在他們才是對家裡飯菜以及他們的價格掌握最清楚的人。

尤其是林偉皓,十分精打細算的說。

“咱們多買點白菜和蘿蔔,不僅放的久,還能醃成鹹菜,以後偷懶了不用炒菜,直接就著饅頭吃就行了。”

“真會偷懶。”林佳慧吐吐舌頭。

“蘿蔔有什麼好吃的,買點肉醃上,過年也能吃點鹹肉。”

最終還是紀秋雲拍案做決定,拿著三十塊錢出去。買衣服剩下的錢多,那就買點肉。剩的錢少,那就買蘿蔔。

林俊這時候又問,“媽,你只說過買新衣服,但到底是買什麼樣的啊。厚實的太貴,薄的現在又穿不上。”

“買個外套唄,往裡面塞衣服,到時候春秋也能穿,多劃算。”

林俊也點點頭,“媽,我聽我師傅說他認識供銷社的人。現在是反季,外套那些都在倉庫裡。如果不去櫃臺,去找人私下裡買,還能再便宜一點。”

“我跟師傅說了咱們家要買衣服的事,他說能帶我們去找人走走門路。”

“真的?那太好了,省下來的錢還能多買點肉吃。”

紀秋雲當然不可能不答應,“那咱們就先去你師傅家吧,反正正好是順路的。”

一行人把爐子上堵上,再裹上頭巾挎上籃子出門。這倒讓紀秋雲回想起上輩子跟院長一起出門趕大集的日子。

現在的天實在是冷,相比於要輪流推車的三兄妹,坐在輪椅上的紀秋雲就舒坦多了,腿上放了個紀秋葉織的毛線毯子,既能蓋住腿也能把手放進去捂著。

且李家是樓房,紀秋雲去他家,還得被三個孩子抬上去。

李師傅被紀秋雲救過,又是林俊的師傅,對紀家人上門當然是十分歡迎。

在表明來意後,李師傅也是二話不說就帶著幾個人一起去了供銷社,找到自己認識的熟人後,只是說了幾句話就從庫房裡找出了幾件不同款式的外套。

李師傅有些自豪的拿著其中一件說,“這衣裳的款式不一般吧?市面上都沒有,是我刻意花心思設計的,廠裡賣的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