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第 168 章 很多事不講事實

出了宮韓涼就道:“此事需要盡快解決, 時間長了只怕還要出岔子,你今日這樣下於大人的臉以後咱們要小心了。”

金鈴點頭:“我知道,我也不想這樣, 是那姓於的非要跳出來找麻煩。”

“於大人一向不喜商賈之事,你帶著陛下整日弄些聯名他早就不滿了,這次也是叫他逮住機會了。”韓涼道。

其實朝廷裡這些官員都不怎麼喜歡商賈之事, 這些人都是從小讀聖賢書的,在他們的教育裡國家就是缺錢也不該與民爭利或是搞些暴利的東西, 說出去太難聽了。

海運剛剛開始的時候這些人也不怎麼贊成,不過是當今頂住壓力才成功走到今日這一部, 剛開始因為沒有經驗海運不光沒有賺錢還賠了不少, 那幾年朝堂為了出海都不知道吵了多少架。

金鈴有時候真的不懂這些人到底在想什麼, 管它錢怎麼來的, 只要合法得來不就好了, 非要計較這些, 而且計較這些的官員其實也不是不愛錢,畢竟沒有幾個當官的是真的為了國家為了百姓, 大家都是在保證自己過得好基礎上才有精力為國為民。

私下裡誰家還沒有一點私産, 收受賄賂更是數不勝數,但是他們就是不願意讓朝廷或者說陛下光明正大的搞這些錢,陛下這樣帶頭他們就覺得自己的聲譽也不好聽了。

這些人不光自己想做個賢臣,還想自己當官期間皇帝也是個拿得出手的好皇帝,文臣最愛的好皇帝永遠是那種聽話的仁愛皇帝, 這個皇帝可以武德差一些但是隻要他喜歡聖賢書, 支援讀書人,又對官員和顏悅色那麼死了以後諡號都會給想個好聽的。

歷史上很多皇帝其實在位期間執政水平狗屎一般,但是隻要對文臣非常的寬容大方大家就會誇他好。

金鈴回去以後立刻就開始備貨, 這一筆銀子算是她花錢從百姓嘴裡買名聲,既然要送就要送的拿得出手,金鈴給大禮包裡放了不少好貨,新出來的番茄醬,燻肉、燻魚、臘腸等等應有盡有。

金陵城距離京城不遠金鈴又大筆的銀子砸下去,所以去確定她戶籍訊息的人很快就問清楚回來了,因為這事上面沒有想把金鈴怎麼樣所以底下的人也沒必要非得罪金鈴這個財主,而且韓家也不是普通人家。

最後官府順利的給金鈴出了公文證明金鈴跟王家夫妻沒有關系,反正別管金陵城的街坊怎麼說金鈴的戶籍是獨立的。

佈告出來這一天金鈴直接派人印刷了許多份敲鑼打鼓的四處張貼宣揚,同時金鈴鐺的大禮包贈送活動也開始了,這種東西真白送起來那是多少都不夠的,所以金鈴每日限量也不許一個人重複拿。

而且得是到店買東西的人才送,哪怕你是買一罐蘿蔔幹你也得進來買一樣東西,這樣也能送的稍微有點秩序。

大禮包贈送的時候領取的人得先到鋪子門口聽人讀一遍澄清的公告然後才能去領取東西,這樣雖然麻煩了點但是效果還是不錯的,東西才贈送一天京城大街小巷就都傳金鈴不孝的事是假的了。

那對夫妻真的不是她的親生爹孃,弟弟也是渾水摸魚的。

那位彈劾金鈴的禦史看著街上熱鬧的景象恨的咬牙切齒,他跟於大人不同,他是真的對金鈴不孝的事不滿覺得她太虛偽了。

如今百姓們都去領取那個所謂大禮包他更是覺得金鈴在收買人心,一邊收買陛下的一邊收買百姓的,奸商誤國。

偶爾幾個書生看見來拿東西的百姓也會道:“區區蠅頭小利就把你們收買了,對於這樣的不孝之人你們有沒有一點骨氣?”

一位大爺看他一眼翻了個白眼:“哪家讀書讀傻了的呆子,人家被冤枉了還不許人家澄清,就是你們這些嚼舌根的太多了才叫掌櫃的破費花銀子送東西才說的清楚。”

旁邊一個中年漢子也道:“這後生不知事,人家官府都說了此事冤枉了金掌櫃,陛下親自叫人查清的,你就是眼紅人家有錢,眼紅就眼紅編排人家做什麼,我也眼紅人家銀子多,我也沒說給人編排出個新爹孃來。”

當然也有人默默對著親近的人道:“這些書生也不算一件好事沒做,要不是他們胡亂編排人陛下不能幫著掌櫃澄清,掌櫃的也不會給咱們送吃食。”

“快別說這個,人家差爺說了,再有這樣造謠的要抓起來的,這種好事有一次就不錯了,那幾個嚷嚷的最大聲的都被衙門的人上門問話了。”

金鈴這次送大禮包的理由就是陛下仁德為她查清流言蜚語所以她才大肆送吃食感念皇恩,因為陛下以百姓為重,所以她感謝百姓就是感謝陛下。

除了京城她在金陵城送的更多,畢竟要堵住家鄉父老的嘴,送到最後真就金陵城的人都覺得王老三夫妻搞錯了女兒,畢竟金鈴以前擺攤的時候從沒見過王家人來幫忙。

要是親女兒哪會如此,說的久了跟王家住了一輩子的鄰居都開始懷疑自我,覺得王家是認錯了相似的人。

人都是從眾的,金鈴棒子跟大棗雙管齊下很快大部分都信了,就是不信的也知道得罪不起不會再亂開口,而且都這樣了金鈴還給陛下刷了一波好感度。

很多人都以為她這次一定完蛋了,結果人家屁事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