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她她不光不當回事還敢回嘴,打人又不是他自己能做出來的,他王老三又不是那種只會對家裡耍厲害的窩囊種子,再說就是動手只怕這丫頭也要找機會還回來的。

自從最開始那個親事沒成後這丫頭是半點虧不願意吃了。

想到這些種種王老三不由覺得是不是他命裡有些不好的,但凡錢財上好一點就要六親不睦一回,他這鋪子生意最好的時候他跟大哥關系僵硬的不行,後來關系緩和了鋪子生意又不好了。

如今鋪子生意再次起來更好了,女兒又整日鬧騰。

看來得去燒香了,怕是祖宗那裡去的少才這樣的。

王老三嘆口氣又道:“那你一個住在這裡家裡如何放心?”

看他有點松動了金鈴趕緊笑道:“爹你就盡管放心,時間久了我自己又過得下去你自然會放心習慣。”

王老三沉默,習不習慣的好說,對外可怎麼說?

金鈴自然知道他最計較什麼,又道:“爹對外只說我去跟一個家裡的遠親老奶奶一起住就是了,人問起來就是我去孝順老人了,豈不好?”

“咱們家有什麼親戚別人還能知道?隨我們的嘴說罷了,堵上他們的嘴也就是了,問起我的親事也只說老奶奶極喜歡我,等我伺候她老人家走了才辦,別人總不能不讓盡孝不是?”

“等逢年過節我也拿著大禮回去只說老奶奶給的,拖個一二年我保管那個時候一定嫁人。”

王老三真是佩服自己這個女兒,真是什麼鬼話都能瞎扯,不過是拖延日子呢,她如今就能把自己安排的清清楚楚,過一二年只怕天王老子來了也管不得她了,自己算什麼。

“哼,你打算的倒是好,再怎麼說讓你不在家好好嫁人到底是我們做父母的不是。”

金鈴再道:“爹,這日子是給自己過得,哪能讓人人滿意,只好自己先滿意了。”

王老三心下道,你是滿意了,坑死我們做爹孃的了。

金鈴又說:“金珠這一二年也要下場科舉,到時候考個好的您才是享福呢,到了那會兒誰還敢說您什麼,只會誇贊您跟我娘教養好,教出的孩子個個不錯,到時候咱們家的生意只怕也更好,說不得還能換個大鋪子,您想想您有那樣的好日子還管別人幾句酸話幹什麼?”

王老三覺得她今日說這麼多話就這句中聽,金珠確實考中的可能性很大,到時候他家也改換門庭了。

金鈴看王老三吃進去她畫的餅了又加一把火道:“我不過拖延一二年,說不得也能把生意做起來呢?到時候定然孝敬好的給您,我掙銀子了肯定先給家裡花銷,若是嫁人了再操勞銀子也是夫家的,哪裡好大筆拿出來給家裡,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倒也是,這樣看來拖延一二年也使得,金鈴這丫頭膽子這麼大做成生意能成的可能也高,這院子租下來只怕也不少錢,她不聲不響的也攢夠了,也敢自己出來,做生意有這種性子就成了一半了。

想到這裡王老三甚至有點得意,還是他有本事,大兒子高娶了個家裡有關系的,二女兒自己有主見敢拼敢闖,三兒子書讀的好,小女兒也不是那蠢人。

這麼看自己養孩子的本事兒還不錯。

三人商談到最後王老三勉強算是同意金鈴自己出去住了,不過也要看情況,萬一對外伺候老奶奶的說法行不通她還是要回去的。

最後金鈴望著倆人離開的背景輕笑了一聲,王老三真是個實際的人。

明知勸不回去自己也就接受了自己的提議,開始還說什麼擔心自己住在外面不安全。

可最後再沒提過,可見這擔心不怎麼真,甚至到最後走也沒問問自己缺不缺錢花,不過這樣也好,這樣大家都方便。

只要做父母的不計較,也沒人能管金鈴自己出來單過不合規矩。

這個時代說封建很封建,但是想肆意妄為也沒幾個閑人多事,只要不擺在明面上其實怎麼都好。

規矩永遠是願意執行的人在堅守,要說道德還是現代人高,古人私下亂七八糟的事兒多著呢,就是現代爺奶那一輩也諸多離譜的真實八卦,都比現在人開放。

王老三回去後就給家裡所有人說了金鈴的事兒,讓他們自己知道就好,誰也不許出去胡說,但凡走漏一點風聲別怪他不客氣,說這話的時候還專門看了畫眉一眼。

私下還讓金寶好好給她說一說,不許讓她孃家知道,如今她已是王家的媳婦,要分清裡外。

而且這事兒說出去家裡人都跟著被說三道四。

晚間王大娘跟王老三倆個單獨一起的時候還是沒忍住埋怨了幾句,這個女兒實在沒把她們當爹孃的放在眼裡,攢下那麼多私房她還不知道,可見那小生意是賺錢了故意瞞著她。